四十九章 针尖对麦芒,后浪推前浪

“真是大错特错!”

“你们以为自己是在为民请命?但实则是在教别人如何毁坏这国子监的法度!毁坏这国子监的根基!”

说到这里,王监丞再次看向了他们,他虽然老矣,但双目尤其锐利似鹰。

“国子监,育德启智之所也。规矩不为约束监生之行,只为导人向智慧、克思欲!晨兴按时赴堂,可养勤勉之习:衣冠齐整得体,能显庄敬之态;言语谦逊有礼,方彰君子之风。尊师重道,则学业日进。”

“至以国子监出者,皆能利国利民!”

“而家国天下,法为纲纪!人人皆受法之约束,亦享法之庇佑。农者依法垦田,商贾依法营商,士者依法入仕,兵者依法戍边。”

“法如衡器,公平无私;法若梁柱,支撑乾坤。违法者,不论贵贱亲疏,必受惩处;守法者,无论贫富贵贱,皆得安宁!”

“你们说,封小门这是枉顾监生们的心意,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

“世间之大,哪能尽如人意!”

“想来你们都是天之骄子,事事皆顺,那今日我便用这事教导你们一句……”

“胸中有丘壑,方觉天地宽!”

“这封小门,只是你们遇到的第一遭不如意之事!”

“这国子监的规矩,还轮不到你们来推翻!”

“册上有名者,皆抄《孟子·告天下》三遍,三日内交至各学学正、学录处!”

在这里发生的事儿,当日就传遍了国子监各处。

深夜各个学舍都点着油灯,除了今日的课业外,人人都在手抄着《孟子·告天下》。只是有的人懊恼掺了这蹚浑水,而有的人则是怨恨王监丞的不讲人情。

至于陈朗和刘秀郎,则是思考了许久。

王监丞重纪重法,的确有时候是迂腐过头。但他说的话,有点是没错的。若是法度一朝一夕就能被人更改,那天下人便也不用再畏惧法度。

他们只因为口腹之欲就妄图想推翻学里的法度……

实在,太过天真!

若是这事情有这么简单,那学里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畏惧学正、学录、监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