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抗真菌作用: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生地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土壤选择:生地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土壤过黏、过硬会影响块根发育,导致产量降低,土壤积水则容易使块根腐烂。
2.选地原则:应选择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顺畅的地块,避免低洼易涝、土壤粘重的地方。前茬作物以蔬菜、棉花、谷子、甘薯等为好,忌连作,轮作期最好为3-4年。
3.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耕深达30厘米左右,精细整地,使土壤上虚下实。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等作基肥,将肥料翻入土中,整平耙细,多雨地区可起垄栽培,以利雨季排水。
繁殖方法
1.根茎繁殖: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将其根茎挖出,折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需有2-3个芽眼,切口蘸草木灰,稍晾干后栽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分至清明前后)进行栽植,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27-33厘米挖穴,每穴横放种栽1-2段,盖土后与畦面平齐,每亩需种栽30-40千克。
2.种子繁殖: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12小时,捞出后放在湿布上,保持湿润,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按行距3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2厘米,稍加镇压,浇水保湿,一般10-15天即可出苗。
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苗,选阴天及时补栽,补苗时要带土起苗,以提高成活率。
2.中耕除草:生长前期,苗小根浅,宜浅锄杂草2-3次,后期可用手拔草,以免伤根。封垄后停止中耕。
3.追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需追肥2-3次。第一次在齐苗后,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2500千克、腐熟饼肥50千克;苗高10厘米时追第二次肥,结合间苗,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水2500-30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第三次肥在封行时追施,于行间撒施一次火土灰。
小主,
4.浇水:生地耐旱而不耐涝,生长期应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生长后期怕积水,易引起烂根,浇水以不旱不浇、天阴不浇、中午不浇为原则。
5.摘蕾与去分蘖:植株抽薹时,要及时剪除花蕾,对根系周围抽生的分蘖,及时从根部剪除,以促进地下部生长。
6.除串皮根:地黄除主根外,还会长出细长的地下茎(串皮根),消耗大量养分,应及时铲除。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