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白芍

白芍一般在8月到10月进行种植,种得太晚的话白芍的芽头会另外发出新根,这样就会特别容易弄断造成不小的损失,第二年白芍的生长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种植方法

1.种芽处理:栽种前须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种,以便日后管理。种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一年起土收获。

2.栽种方式: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穴深16-20厘米,每亩可以种3500-4000株,开穴后,每穴放芽1-2个,留主根2-3条,根部宜分叉斜种,芽向上,覆土与畦平,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

2.抗旱排涝:白芍抗旱性强,遇连续干旱天气,可适当人工挑水窝灌;雨涝时及时整理厢沟排水。

3.适时追肥:栽后第二年,于“惊蛰”和“立秋”前后,各追一次肥,每亩用土杂肥4000-5000斤,撒于行间,结合锄地使土肥混匀。

4.合理间作:栽后1-2年内,白芍植株生长缓慢,发棵小,为充分利用土地,可间作蔬菜、豆类、芝麻作物。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白芍的主要病害有白绢病、轮纹斑病、根腐病、灰霉病、锈病等,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蛴螬、地老虎、叶螨等,可采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杀、生物源农药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加工

1.采收时间:白芍一般生长3-4年后可采收,采收时间通常在9月至10月。

2.采收方法:选择晴天进行采挖,先将地上茎叶割去,挖出根部。将根茎部分带芽切下,再分成小块作为栽植用的种子,放入室内或窖内用沙子埋上,保管。将鲜根洗净泥土,晒干,按粗细长短分开,捆成小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