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蒲公英

《蒲公英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选地:选择光照充足、耕层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灌排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环境应符合GB -2018的要求。

2.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每667㎡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均匀撒施,深翻25cm~30cm,整平耙细,作宽1.5m的畦。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规定。

播种

1.物种来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收载的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及其同属数种植物为物种来源。

2.播期: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春季播种应覆地膜,夏季播种应适当遮阴。

3.播种方式:播种宜在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进行。667㎡用种量0.5kg~1.0kg。宜采用条播方式,在畦内按行距30cm开1cm深的播种沟,将种子与5倍左右的细沙混匀播入沟内,覆土1cm使种子不外露为宜,播后压实。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播种后10d~15d出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1次间苗,株距5cm,间去弱小苗,留壮苗。经20d~30d生长后定苗,株距保持在10cm。

2.中耕除草:齐苗后进行第1次浅锄,以后每10d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3.施肥灌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切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齐苗后适当控制水分,雨季注意及时排水。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2021的要求。为确保商品品质,整个生长期间一般不追施速效肥料,如表现缺肥现象,可结合中耕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料每亩(N: P?O?: K?O =15: 15: 15) 10kg~15kg。植株封垄后,用生物发酵菌液150倍液与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交替喷施。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规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2.防治方法:

1.白粉病:为叶部病害,应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傍晚喷洒,隔7d~10d左右1次,连喷2次~3次。收获后,病残体要集中深埋或烧毁。

2.根腐病:为根部病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远离种植田深埋或销毁,减少传染源,并将生石灰撒在病穴内杀菌消毒;发病后,可用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300倍~400倍液喷施植株的根茎部,间隔3d喷施1次,连续3次,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

3.蚜虫:为害虫,有翅蚜初发期,可在田间张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悬挂高度应高于植株叶片15cm,每667㎡30张~40张。无翅蚜发生初期,用0.3%苦参碱乳剂800倍~1000倍液,或天然除虫菊素2000倍液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或10%烟碱乳油杀虫剂500倍~1000倍液进行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