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灵芝

栽培方法

1.段木栽培:

1.树种选择:松、杉、柏等针叶树和樟、桉等含杀菌物质的少量阔叶树段木不能用于栽培灵芝。其他阔叶树如栎、槭、桦、槐等材质较坚的段木均可栽培灵芝,其中以壳斗科的栲树、苦槠、甜槠、米槠,杜英科的山橄榄,金缕梅科的枫香,蔷薇科的山桃为好。树木直径大小以8~20厘米为宜。

2.原木砍伐与截段:原木的砍伐要求在灵芝栽培前15天左右或冬季寒冷时进行,接种前1周左右截段,段木长12~15厘米。大口径原木截段可略短些,小口径原木截段可略长些。截段时要求长短一致,断面平整,并用利刀削去段木身上的毛刺和枝丫突起,以免操作时刺破塑料袋。段木含水量要求38%~45%,以断面中部有1~2厘米裂痕为宜。

3.装袋和灭菌:段木按直径大小分别用铁丝捆扎,每捆大小以塑料袋规格而定,一般直径22厘米,袋长35厘米。捆扎后,段木断面要平整、紧实,装入塑料袋后扎紧袋口。整齐的以堆叠式排放在灭菌锅内,常压灭菌100℃保持10~12小时,高压灭菌0.14兆帕保持2.0~2.5小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接种:接种方法与代料栽培相同。接种后袋口塞入少许消毒棉用线扎紧,以利透气。接种时要求将菌种铺满段木断面,为加速灵芝菌丝生长,接种量可适量增大,一般每立方米段木用菌种80~100瓶。

5.堆棒发菌:将接种的段木置于20~25℃,空气湿度65%左右,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培养。堆高1米左右,长度随意,堆与堆之间留宽50厘米的作业道,以利通风。培养期间每隔6~7天翻堆1次,使其发菌均匀。段木接种后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木段,成为菌棒。

2.代料栽培:

1.养料配制:

1.配方1: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料水比为1∶1.4~1.5。

2.配方2:棉籽壳42%,木屑42%,麸皮15%,石膏1%,料水比为1∶1.4~1.5。

3.配方3:棉籽壳89%,麦麸10%,石膏1%,料水比为1∶1.4~1.5。

4.配方4:玉米芯(粉碎成黄豆大小)50%,木屑35%,麦麸15%,料水比为1∶1.9~2.0。

5.配方5:玉米芯74.5%,玉米面24.5%,石膏、草木灰各0.5%,料水比为1∶2.0~2.1。

2.装袋灭菌:要注意塑料袋的规格,选择厚0.03~0.04厘米低压聚乙烯,或者厚0.04~0.05厘米,宽16~17厘米,长35厘米的聚丙烯袋。一般每袋装料300~500克。灭菌的话是常压(100℃)条件下灭菌10~12小时。上火要猛,要4小时内达到100℃。高压灭菌时要求压力0.14兆帕2~2.5小时。

3.接种发菌:料袋冷却到30℃左右时抢温接种。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时,由2人配合操作,一人负责打开和扎紧袋口,一人负责接入菌种。接种时动作力求迅速,以减少操作过程中杂菌污染的机会。接种量一般每瓶菌种,棉籽壳种接20~25袋,麦粒种接35~40袋。

4.出芝管理:芝棚要通风透光,清洁卫生,地面上每隔70厘米宽放一行两砖长的单层砖做畦,菌袋两头朝外,在砖块上面堆放5~7层。当芝袋两头表面转色,见有白色凸起的芝蕾时,剪开两头塑料口,让空气进入,促进芝蕾生长。口的大小,以不超过2厘米为宜,切勿把袋口薄膜全部撑开,以免造成芝袋失水,影响子实体形成。

栽培环境

1.温度:灵芝属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5℃—30℃。子实体分化所需温度为25℃—35℃,当温度持续高于35℃或低于18℃时,子实体不能分化,在温度27℃时生长较好。

2.湿度:灵芝在菌丝体生长阶段是不需要光的,适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灵芝喜微酸性或微碱性的湿润环境,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

3.光照:灵芝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较多的氧气,通过人工通风与遮盖薄膜可以调节栽培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调控灵芝菌盖和菌柄的生长发育,从而培育出不同形状和品质的灵芝子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