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夏枯草

3.治疗细菌性痢疾:取夏枯草2两,水浸10小时,文火煎2小时左右,每日4次分服,7日为一疗程。

4.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夏枯草为主治疗本病75例,其中62例达临床治愈标准。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慎服,气虚者禁用。长期大量服食夏枯草,可能存在副作用,会增加肝、肾的负荷,长期服食会造成中药成分蓄积中毒,严重的会引起肝、肾等疾病。

《夏枯草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选地:夏枯草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

2.整地:选好地后,将土壤深翻20-25厘米,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作为基肥,一般每亩施用量为2000-3000千克,然后将土壤耙细整平,做成宽1.2-1.5米的高畦或平畦,畦沟宽30厘米左右,以便于排水和灌溉。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1.采种:在夏枯草花期,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待果实成熟后,及时采集种子。

2.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进行播种。

3.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播种后,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2.分株繁殖:

1.分株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2.分株方法:将夏枯草植株挖出,按照一定的株行距进行分株,每株应带有一定的根系和地上部分。分株后,将其移栽到整好的畦面上,浇足定根水,以利成活。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当种子繁殖的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生长瘦弱、过密的幼苗,保留健壮的幼苗。当苗高6-10厘米时,进行定苗,按照株行距10-15厘米×20-25厘米进行定苗。

2.中耕除草:在夏枯草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一般中耕除草3-4次,中耕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根系。

3.施肥管理:夏枯草生长期间,需肥量较大,应根据其生长情况及时施肥。除了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间还应追施适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一般在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在孕蕾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硫酸钾5-10千克。

4.灌溉排水:夏枯草喜湿润环境,但怕积水。在生长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进行灌溉和排水。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