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肾子草

1.治久疟:灯笼草30克,臭常山3克,煎水服。

2.治风湿疼痛:灯笼草30克,煮酒温服。

3.治肾虚腰痛:灯笼草30克,炖肉吃。

4.治疥疮:灯笼草适量,煎水洗。

5.治小儿阴囊肿大:灯笼草90克,煎水熏洗。

注意事项

1.孕妇禁用。

2.肾子草性凉,脾胃虚寒者慎用。

3.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肾子草的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1.选地:肾子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可选择在山坡、草地、林缘等地种植。

2.整地:在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深度约为20-30厘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等,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肾子草的种子细小,在播种前需进行精细处理。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进行播种。播种时,将种子与细沙或草木灰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撒播于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最后轻轻压实,并浇透水。

2.分株繁殖:在春季或秋季,将肾子草的母株挖出,用刀将其分成若干个小株,每个小株需带有一定的根系和叶片。然后将分好的小株分别移栽到准备好的种植地中,移栽后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田间管理

1.间苗与定苗:当肾子草的幼苗长到3-5厘米高时,需进行间苗,拔除过密、弱小的幼苗,保留健壮的幼苗。间苗后,当幼苗长到8-10厘米高时,进行定苗,株距一般为10-15厘米。

2.中耕除草:在肾子草的生长期间,需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与植株争夺养分和水分。中耕深度一般为3-5厘米,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