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鸡血藤

2.对鸡血藤成分过敏者禁用。

3.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中毒反应,如心悸、头晕等,也可能导致上火。

《鸡血藤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砂质壤土地块,也可选择在海拔500~1500米左右、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等作为定植地,还可在疏林地、林中空地、林沿地等林下种植,要求林下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土壤以砂质土壤为宜,林分透光率大于70%。

2.整地:选好地块后,在春季进行杂草清理,然后进行全垦松土,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起畦,畦宽1.5米,高15~20厘米,四周开排水沟。林下种植时,采用人工挖穴的整地方式,以不伤及林木主侧根为原则,整地宽度深度要符合种植要求,最好在头年秋季至上冻前刨地,刨地深度20-30厘米,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45t/hm2,整平后做畦,畦宽0.8-1.0米、高0.25-0.30米,沟宽0.5米,畦长一般不超过50米。

繁殖方法

1.种子育苗:选择年龄8年以上母株采种,采种时间为11月~12月,荚果由青色变黄褐色时即可采收。采回荚果置阳光下暴晒至种子弹出,种子干燥后储于封闭的容器内过冬,或将种子随采随播。春播前用40℃左右的温水浸种1天,自然冷却,使种子吸足水分,捞出常温沙藏催芽,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或将收集的种子湿沙贮藏催芽。在春季2月~3月,点播在苗床上,播种量为100粒/m2,或者将种子直接点播在容器基质中,基质为黄心土,容器规格为10cm×20cm。播后及时浇水并覆盖薄膜,用遮光度75%的遮阳网遮阳,注意保温保湿。芽苗长出3片~5片真叶即可进行移栽,起苗后用黄泥浆浆根,然后将芽苗移入容器,使苗根舒展,嫩梢完整,移植后浇透水。基质为黄心土80%+泥炭土20%混合均匀,容器规格为10cm×20cm。

2.扦插育苗:以3月~5月为宜。选择1年~2年生无病虫害、健壮、成熟、枝皮完整的枝条。修剪成长15cm~20cm、保留2个~3个腋芽的茎段,剪除叶子,基部剪斜口,顶部剪平。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浸泡10秒消毒后,将下端4cm~5cm浸入500mg/L的GGR(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小时。斜插入土2/3左右,至少保留有一个腋芽外露,间距10cm×10cm。插后压实并浇透水。扦插后用薄膜拱罩保湿,用遮光度75%的遮阳网遮阳,保持扦插基质湿润,基质稍显干燥时才浇水,做到见干见湿。插后3个月,新梢长到20cm~25cm时,可移植上袋。移栽时用黄泥浆浆根,基质、容器袋规格及管理同种子育苗的芽苗移植。

小主,

移栽定植

1.移栽时间:可于春季和秋季进行移栽,春季一般为3-5月较好,秋季一般为9-10月较好,也可在5月~7月定植。

2.移栽方法:在整好的畦地上,按行距2米、株距1-1.5米进行挖穴栽植,植穴规格为0.3米×0.3米×0.3米,每穴定植1株,根部要自然舒展,每穴施入5千克的农家肥作底肥,覆土回穴时与肥料拌匀并踩实,浇透水,再覆盖细土与畦床相平。栽后3-5天浇水1次,以提高幼苗栽植成活率。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鸡血藤移栽后6个月内生长比较缓慢,而且种植株距疏,容易生长杂草,可用稻草铺在畦面上,起到防止杂草滋生和保墒作用,而且定植后,隔月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时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一律浅锄或用手拨。种植2年内,每年除草2次,宜在春、冬季除草。2年后若林间草木太多影响鸡血藤的透光率,砍伐杂灌。

2.抗旱和排涝:为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根部的膨大,在遇到天旱时及时淋水,土壤湿度过大,也容易发生根部病害,在雨季(灌水后)还要及时排水,保持畦沟内绝对不能有积水。

3.施肥:第一年为幼苗生长期,施二次氮肥(尿素),每次每株施5克,从第二年开始进行施复合肥,每年施放2次,第1次在3~4月份除完草后施,第2次在秋季7~8月份,施用量每次每株25克。种植后1-2年,结合深翻扩穴除草并施肥2-3次。幼苗施肥应坚持基肥少量深施、追肥适当的原则,做到适时、合理、高效施肥;成林后可撒施,一般在阴雨天撒施效果较好,用量根据鸡血藤大小和生长势情况而定。

4.修剪:定植2年以后,鸡血藤植株枝条已生长至1~2米,柔软易下垂,这时必须架设支柱,以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植株生长。每株保留2条~3条藤茎即可,同时通过搭架、牵引等方式将主藤条攀爬到树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