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细辛

3.敷脐:将细辛末与其他药物混合制成糊状,敷于肚脐处,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4.煎水含漱:将细辛煎水后含漱,可用于治疗牙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细辛有毒性,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用量,且不宜长期服用。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细辛,风热阴虚禁用细辛。

《细辛的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1.林下栽培:选择坡向为北坡、东坡、东北坡、西坡或西北坡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腐殖土,pH值6.5左右,坡度在20°以下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栽培前应清除灌木杂物,适当间伐过密的树木,床向应斜山走向。耕翻深20cm,碎土后拣出树根、杂草、石块,然后做床,床宽视林间空隙而定,床高20cm,床间距50cm,可施入腐熟农家肥20kg/m2和过磷酸钙250g/m2。

2.参后地、山地栽培:选择25°以下缓坡荒山,由下而上开垦,每隔50~60m设隔离带10~15m宽,防止水土流失。清除灌木杂草,耕翻深度20cm,拣出树根、石块等杂物,斜山作床,床宽1.2~1.5m,高20cm,作业道50~60cm。整地标准为床土疏松细碎,无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土肥混拌均匀,床面平整。利用老参地栽培细辛可在原畦的基础稍作整理,畦高30cm,宽1.2m。

3.农田栽培:选择排灌方便,空气质量好,远离污染源,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pH值6~6.5,前茬作物以豆科及禾本科植物为宜,不宜选低洼易涝地、易干旱的沙土地和盐碱地。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具有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含量宜在1.5%以上,疏松土层宜在15cm以上,栽培地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符合GB3095。

选种及种子处理

1.种子采收:选用北细辛或汉城细辛,于6月上中旬采种,随熟随采。

2.种子选择标准:选择成熟饱满,千粒重4.89g,纯度98%,发芽率90%以上的种子。

3.种子处理:将采好的种子放室内堆放1~2d,变软后去掉果皮,用清水淘洗。若短期保存,置阴凉通风处,用清水浸泡,换水3次/d;若放较长时间,混5倍湿沙埋藏,适于长途运输。

播种

1.播种时间:6月下旬~7月上旬,沙藏处理的种子在8月初播完。

2.播种方式:

1.直播:撒播时为播种均匀,可将种子与10倍的细沙混拌,分2~3次撒播到畦面上,播后覆盖1~1.5cm的细土,覆土后将畦面整平,上面覆盖3cm厚落叶或杂草;条播是在畦面上按行距10~13cm横向开沟,沟深3cm,播种量7g/m2,覆盖落叶或杂草,覆土1.5cm播后整平;穴播按行距10~12cm,穴间距5~8cm,穴深1.5cm,每穴播种6~8粒,播后覆土1.5cm,上面覆盖落叶或杂草。

小主,

2.育苗、种苗标准、移栽:育苗采用撒播和条播。种苗标准:一等苗(2~3年生)芽孢大而饱满,根数900支/kg,根长11cm以上;二等苗芽孢大而饱满,根数1000支/kg,根长8~10cm;三等苗芽孢较小,根数1200支/kg,根长8cm以下。移栽春栽在4月中、下旬芽苞未萌动时进行;秋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移栽前在做好的床面上,按株行距各20cm挖穴,深10cm,每穴栽苗3~4株,覆土、提苗、浇水、再覆土,再覆盖半腐熟的落叶,可保湿,防止雨水冲刷和土壤板结。

田间管理

1.出苗前管理:播种当年只生根,不出苗。冬季结冻前,在床面上覆盖1cm左右的枯枝落叶,然后再盖一层薄土。翌春,大地解冻未出苗前,要撤出覆盖物,促进出苗。

2.除草松土:每年松土、锄草3~4次。灌水后及时松土,以防畦面龟裂。在松土、锄草的同时整畦、培土。

3.光照调节:1~2年生幼苗抗光力差,遮荫面稍大些,郁闭度0.6~0.7为宜。林间或林下栽培的,可适当疏整。3年生以上幼苗早春和晚秋可利用直射光,6月中旬至9月下旬光线较强时,遮荫调节光照强度,保持透光率40%~50%。

4.施肥:肥料为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无机肥。农田栽培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5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床土封冻前追肥3次,第1次和第2次追肥用腐熟有机肥5kg/m2,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00g,混拌均匀后于行间开沟追肥;第3次于床面上覆盖1~2cm厚腐熟有机肥,每年喷施2~3次叶面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