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龟甲

场地建设

1.养殖池:龟甲养殖池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养殖池的大小和数量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龟甲。养殖池的深度一般为0.5-1米,池底应铺设沙质或泥质底质,以便龟甲栖息和产卵。

2.防逃设施:在养殖池周围设置高度为0.5-1米的防逃墙,可采用砖墙、塑料板或金属网等材料,防止龟甲逃跑。

3.晒背台和栖息场所:在养殖池内设置适量的晒背台和栖息场所,如石头、木板等,供龟甲晒背和休息。

龟种选择与放养

1.龟种选择: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在50克以上的龟种。常见的养殖龟种有中华草龟、巴西龟、鳄龟等。

2.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龟种的大小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20只。

3.放养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放养,放养前应对龟种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浸泡消毒法,用2%-3%的食盐水浸泡龟种10-15分钟。

饲料投喂

1.饲料种类:龟甲的饲料主要有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如小鱼、小虾、蚯蚓、昆虫等,植物性饲料如蔬菜、水果、谷物等,人工配合饲料应根据龟甲的营养需求进行配制。

2.投喂方法:根据龟甲的大小和生长阶段确定投喂量,一般每天投喂1-2次,投喂量以龟甲在1-2小时内吃完为宜。投喂时应将饲料均匀撒在养殖池内或放在饲料台上。

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洁,定期换水,一般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3-1/2。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龟甲生长的要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温度管理:龟甲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应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养殖池的水温。在冬季,可采用加热设备保持水温稳定;在夏季,可采用遮阳网等措施降低水温。

3.疾病防治:定期对龟甲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常见的龟甲疾病有腐皮病、烂甲病、白眼病等,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防逃和防盗:加强养殖池的日常巡查,确保防逃设施完好,防止龟甲逃跑。同时,要做好防盗工作,确保养殖安全。

繁殖技术

1.亲龟选择:选择体重在1千克以上、年龄在5年以上的龟作为亲龟。亲龟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繁殖能力强。

2.产卵与孵化:龟甲一般在每年的5-10月产卵,产卵前应在养殖池内设置产卵场,产卵场应铺设沙质底质,厚度为20-30厘米。亲龟产卵后,应及时收集龟卵,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温度一般为28-32℃,湿度为80%-90%,孵化时间一般为60-80天。

《龟甲处理方法》

清洗与保存

1.清洗:先用清水冲刷干净龟壳身上的污垢,然后用牙刷清理龟壳上附带的病菌和微生物。清洗过程中,避免使用双氧水和高锰酸钾,因为它们的腐蚀性比较强。

2.长期保存:将清洗后的龟体表不带水放入60度的白酒里淹没龟,每周换一次白酒液体,3个月后当龟体表不再有浑浊液体流出时,将龟放入医学用的70%浓度以上的酒精元液里,每半年换一次酒精液体,每次换液体后用木塞或塑料布塞紧不得有空气进入。2年后的最后一次换一次酒精后必须密封保存就行了。

制作工艺品

1.将龟的龟壳彻底清洗干净,把肌肉组织完全剔除,然后放在太阳底下自然风干晒干,待龟的肉腥味完全去除后即可成为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