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服用
1.钟乳丸:将生钟乳五两细研如粉,黄蜡三两锉碎,先将黄蜡盛于细瓷器中,用慢火化开,投入钟乳粉末,搅和均匀,取出后用物封盖定,放入饭甑内蒸熟,研成膏状,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一、二丸,用温水送服。
2.草钟乳丸:将钟乳二两别研令细,菟丝子一两酒浸一宿后别捣,石斛一两,吴茱萸半两,一同捣筛为末,炼蜜制成梧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服用七丸,每日两次,服用后行走数百步,再饮用温清酒三合,继续行走二、三百步,待口胸内热消退后,即可进食干饭豆酱。
3.乳煎钟乳:将钟乳三两研成粉末,装入夹帛练袋中,稍微宽松一些,系紧袋口,放入牛奶一大升中煎煮,煮至牛奶减少三分之一即可,取出药袋,空腹饮用牛奶。如果是体质偏寒的人,可用酒蒸;体质偏热的人,用水煎。
4.钟乳酒:将钟乳五两、附子、甘菊各二两,石斛、苁蓉各五两,用清酒三斗浸泡。每次服用二升,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一升。
注意事项
1.石钟乳性温,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2.服用石钟乳时,应遵循医嘱,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用量和服用方法。
3.石钟乳的采集和使用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然环境和地质遗迹。
《石钟乳的丹方》
钟乳石的十种炮制方式
1.甘草浸泡伏煮:用甘草浸泡伏煮石钟乳一个小时,可解其毒性,之后再根据不同病因、病症需要的药材进行二次、三次炮制。
2.升腾提炼:将石钟乳用升腾方法提炼,达到掺臂入肉不见为度,即聚集是晶,散开无踪。
3.火萃提炼:石钟乳火萃提炼后,需放置阴凉通风处,散掉火气。
4.寒凉提炼:选寒水井,将石钟乳浸泡30天,现在也可用冰箱代替。
5.土提炼:选无釉陶罐,拌入丹砂、黄泥密封,置于烈火中烧炼。
6.西瓜皮提炼:选无釉陶罐,一层西瓜白皮一层石钟乳,绵纸封口,鱼鳔胶密封,悬挂高处,放置阴凉通风处20-30天,渗出结晶物。
具体病症的丹方应用
1.治肺气虚,久嗽,皮毛枯槁,唾血腥臭,或喘不已:钟乳粉(煅炼熟)、桑白皮(蜜炙)、麦门冬(去心)、紫苏各1.5克,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煎六分,食后服。
2.治寒嗽不止:钟乳粉、人参、阿胶(炒),上三味等分为末,用糯米饮调服。
3.治乳汁不通:钟乳石9克,王不留行、天花粉各12克,漏芦、黄芪各15克,水煎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治大肠冷滑不止:钟乳粉30克,肉豆蔻(煨)15克,为末,煮枣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5.治溃疡病,胃酸过多:钟乳石研细,每服1.8克,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其他相关记载
1.《本草新编》:石钟乳味甘,气温,无毒。主咳逆上气,疗脚弱冷疼,安五脏,百节皆通,下乳汁,九窍并利,解舌痹渴,补下焦,止遗精,益气强阴,通声明目,久服育子。亦须制伏,方可入药。雷公之制自佳,非研万遍,断不可轻用。
2.《本经逢原》:甘温无毒。以甘草、紫背天葵同煮一伏时,杵粉入钵,细研水飞,澄过再研万遍,磁器收之。若不经炼,服之令人淋。
《石钟乳多产于石灰岩溶洞中,是地下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重要岩溶形态之一。其产地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
中国
1.广西:是中国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如贺州市钟山县的五将关英家洞,洞内有较多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盾等岩溶喀斯特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