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北方壁垒

重生1983年 卓西度 1285 字 1个月前

"都是曾在广西当过兵的。"卓西度翻开备注栏,"味蕾有记忆功能,这验证了我的假设——问题不在口味本身,而在认知预期。"

电话突然响起,是深圳研发中心。"卓董,按照您传真来的参数,我们调整了三个批次的样品,已经连夜空运过去。"

第二天中午,民生路展厅挂上了新的横幅:"深桂香诚邀品鉴——总有一款适合您"。展示台分成三个区域:经典广西味、清新中和味、浓香北方味。卓西度亲自站在门口邀请路人试吃,像个卖力的推销员。

"这是什么吃法?"一位穿着呢子大衣的中年男子在经典区尝了一口就放下筷子。

"您试试这边。"卓西度引导他到清新区,"这是我们为武汉特别调整的配方。"

男子又尝了一口,眉头舒展开来:"这个还行,没那么冲。"他接过宣传单,"加盟费多少?"

下午三点,展厅里已经挤满了人。王成忙着给意向客户讲解加盟政策,嗓子都哑了。卓西度注意到角落里有个戴鸭舌帽的女士,正对着清新区的米粉拍照。

"这是我们特制的..."卓西度刚开口就愣住了——女士的采访本上印着《人民日报》的报头。

"我是驻鄂记者韦红。"女士掏出记者证,"能说说你们这个'区域定制化'的经营理念吗?这在餐饮界很超前啊。"

卓西度大脑飞速运转。上个月北京有家餐馆因为卫生问题被《人民日报》点名,直接导致倒闭。他深吸一口气:"与其说是经营理念,不如说是数学应用..."

采访持续到华灯初上。韦红记者对卓西度用参数化思维解决餐饮地域差异的方法表现出极大兴趣:"你们把模糊的'口味'变成了可量化的数据,这很科学!"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王成兴奋地挥舞着合同:"签了九家!还有十二家要带家人来复试吃!"

卓西度却盯着手机发呆——韦国强从深圳打来七个未接来电。回拨过去,听筒里传来罕见的怒气:"你知不知道擅自改动核心配方有多危险?香港那边已经炸锅了!马世杰说这是对品牌标准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