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谁先

重生1983年 卓西度 1210 字 1个月前

张婆婆的陶器摊最近成了临海城最热闹的地方。老太太发明了"技术要素代烧"服务——任何人找到疑似零件的金属块,都可以免费使用她的陶窑进行熔铸试验。

"今天第三炉!"张婆婆吆喝着推开窑门。围观的商贩们伸长脖子,看她在灰烬里扒拉出个奇形怪状的金属件。

"又是锅炉残片。"卖糖人的陈老头叹气。过去两周,陶窑已经"生产"出十七种错误零件,但张婆婆乐此不疲。她发现每次失败后,来买蒸汽陶瓷配件的人就更多——那些耐高温的陶瓷管和阀门成了抢手货。

这天收摊时,柳小竹神秘兮兮地拖来个麻袋。"婆婆,试试这个。"倒出一堆闪着蓝光的矿石。张婆婆的陶轮那晚转了个通宵,烧出的奇特蓝釉陶瓷让整个工坊熠熠生辉。系统提示音突然在所有人脑中响起:【特殊成就:东方阵营发现硅酸盐密封技术】

第二天,张婆婆的摊位前立起了新招牌:"蒸汽陶瓷专营"。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正给西域商人讲解陶瓷气缸的优越性:"金属会热胀冷缩,咱这宝贝越热越密实..."

罗帝国与东方城邦交界的峡谷里,自发形成了元宇宙最奇特的集市。帝国工匠们偷偷带来技术图纸,换取东边的金属零件;东方商贩则冒险潜入帝国边境,用成品机械换回被严控的原材料。

鱼贩老刘的女儿小荷现在是边境常客。她总戴着绣有齿轮图案的面纱,背着装满减压阀的鱼篓。"最新款,"她向一个帝国工匠展示刻有柳小竹标记的铜阀,"换你们那个往复传动装置图纸。"

交易突然被马蹄声打断。帝国骑兵冲进集市,见人就砍。小荷拉着交易对象跳进山洞,却看见洞深处堆满准备运往东方的禁运品——三百多套完整的技术探测项圈。

"你们要这些废铁做什么?"帝国工匠喘着粗气问。

"废铁?"小荷眼睛发亮,"这是最好的压力容器材料!"她掰开一个项圈,露出内层精密的铜制结构,"柳姐姐说能改造成自动调压装置..."

当追兵的火把逼近时,两人从秘密小道溜走,背后是熊熊燃烧的黑市。但没人注意到,几个东方商人正把冒着烟的项圈残骸装车——这些被烧变形的金属,恰好形成了某种新型热交换器的理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