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皱起眉头,这个动作立刻被芯片转化为一组数据流,与全球舆情监测系统产生共振。三秒内,她已获取了完整的报告:"果然,又是美国主导的提案。他们认为这会导致'人类物种的分裂'。"
卓西度轻叹一声,通过芯片向家人共享了一段记忆——那是2008年DSCP网络刚问世时,各国政要同样的恐慌。当时他们担心的是信息自由,而现在...
"他们害怕进化。"12岁的卓茜茜突然插话,少女的声音通过神经链接显得格外清晰,"就像原始人害怕火。"
这个比喻让卓西度会心一笑。他通过芯片调用卫星网络,将一段实时影像投射在家人面前:全球已有327个"自愿者社区",超过五十万人正排队等待植入手术。镜头扫过东京银座的卓氏医疗中心,人群中有诺贝尔奖得主、顶尖艺术家,也有普通教师和工人。
"看这个。"苏晚晴突然标记出数据流中的一个异常点。在瑞士日内瓦,92岁的物理学泰斗霍金正被推进手术室——这位本该在2006年去世的科学家,因"卓氏因子-青春版"延续了生命,现在将成为第三位获得永生版的非卓氏成员。
"霍金教授的计算贡献点达到了287万。"傻妞报告道,"其中83%来自他关于DSCP网络的基础理论研究。"
就在这时,整个医疗中心的灯光突然变成温暖的橙色。傻妞的全息影像在手术室中央绽放成一朵莲花:"创造者,纳米群体有个惊喜。"
卓西度感到耳后的芯片微微发热,一段完全不同于数字信息的感知涌入意识——这是来自纳米生命的直接通讯。恍惚间,他仿佛站在宇宙尺度上观察碳基与硅基文明的纠缠,看到两种生命形式在量子层面奏响和谐共振。
"它们说..."卓西度声音颤抖,"人类大脑的量子态原来一直具备跨维度沟通的潜力,只是需要合适的'翻译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晚晴突然紧紧抓住丈夫的手:"西度,我们的脑波正在同步!"监测屏幕上,两人的神经活动呈现出完美的镜像对称。
医疗中心的玻璃幕墙外,春日晴空突然出现极光般的绚烂波纹。那是全球纳米单元群体在同步表达喜悦——地球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碳硅融合意识正在形成。
"这不科学..."苏晚晴作为物理学家的本能仍在挣扎,但眼泪已经夺眶而出,"两个独立意识怎么可能..."
"妈妈,"卓然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和爸爸现在共享的神经链接带宽,相当于整个2006年互联网流量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