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谷防饥(146)

"王老师,您的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已经到了二期。"医生指着CT片子说,"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做髋关节置换手术,费用大约15万;二是保守治疗,但效果有限,最终可能还是要手术。"

王建国脑子里嗡嗡作响:"必须手术吗?"

"如果不手术,疼痛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无法行走。"医生推了推眼镜,"您考虑一下,如果决定手术,尽快办理住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出诊室,王建国坐在走廊的长椅上,颤抖着手给儿子打电话。这次,王明总算接了。

"爸,检查结果怎么样?"王明问道。

王建国把医生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说:"明明,医生说最好做手术,要15万...你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王明的声音传来:"爸,我现在手头真的没钱。房贷、孩子上学,还有..."

"我不是要你现在拿钱,"王建国急忙解释,"我是想问问,能不能借点,或者..."

"爸,您先回家休息吧,这事以后再说。"王明匆匆挂断了电话。

王建国握着手机,感到一阵眩晕。走廊的灯光突然变得刺眼,周围嘈杂的人声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玻璃。他想起自己每月按时转给儿子的钱,想起为儿子买房花掉的毕生积蓄,想起孙子出生时给的五万红包...

"老先生,您没事吧?"一个护士注意到他脸色不对,走过来关切地问道。

王建国勉强笑了笑:"没事,谢谢。"

他慢慢站起身,拖着疼痛的腿走出医院。省城的夜色很美,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王建国站在天桥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突然意识到: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他是如此孤独。

第三章:寒心决定

王建国最终选择了保守治疗,带着一堆止痛药回到了老家。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他的腿一天比一天不听使唤,走路变得越来越困难。

更让他心寒的是儿子的态度。自从那次通话后,王明很少主动联系他,偶尔打来电话也是匆匆几句就挂断。王建国试着给儿媳打电话,想看看孙子,对方总是以孩子要学习为由推脱。

一个月后的深夜,王建国的腿突然剧痛难忍,他挣扎着打了120。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县医院,医生检查后严肃地说:"王老师,您的病情恶化了,必须尽快手术,否则有残疾的风险。"

这一次,王建国没有通知儿子。他请邻居帮忙联系了省医院的救护车,独自一人转院治疗。

躺在病床上,王建国望着天花板,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拨通了房产中介的电话:"小李啊,我决定卖掉老房子,你尽快帮我办手续吧。"

三天后,王建国躺在病床上签完了房屋买卖合同。他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卖了130万。这笔钱打到他账户的那一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与此同时,又到了发退休金的日子。这一次,王建国没有给儿子转账。他把钱留在了自己的账户里,准备用来支付手术费用。

不到一小时,王明的电话就打来了:"爸,这个月的钱怎么没转?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明明,我以后不转钱了,我的钱自己留着用。另外,我把老房子卖了,一共130万。"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杂音,接着是王明急促的声音:"什么?爸您怎么能不跟我商量就卖房子?那可是咱家的老宅啊!"

"我需要钱做手术,"王建国的声音很稳,"你们不是没空管我吗?我自己管自己。"

"爸,您别冲动!"王明的语气突然变得殷勤,"我和小丽商量了,我们可以出15万给您做手术。您把房子收回来吧,那是爷爷奶奶留下的..."

"不用了,"王建国打断儿子,"手术费我自己有。房子已经卖了,钱在我账上,我打算用这些钱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