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造成的结局就是包括宋记在内的猪油饼都乏人问津,反倒是旁边的包子、面条那几家摊位迎来了大批量的食客。

别管新来的那两家猪油饼摊位怎么想,反正宋老二不着急,今日大哥和刘石头带走了摊位的部分饼子一起去各处叫卖,极大地减轻了他这里的压力,他只管做自己的饼子就是了。

日上三竿。

终于,第3家摊位撑不住了,他们收拾东西,灰溜溜地另寻地方去了。

而食客们见到他宁可搬走摊子,也不肯降价,这才觉得再等下去也不会有摊位降价了,这才开始稀稀疏疏去买猪油饼。

而宋记的猪油饼摊位前,排的队伍要比那一家长很多。

实在是昨天另外2家降价到1文三个饼,宋记都未曾降价,众人心里估摸着这家是有点真材实料在饼上的,故而不肯降价,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好感。

见到生意回笼,宋老二待客态度依然热情,并未因为食客们昨日不在他这吃就给甩脸子。

渐渐的,摊位上的饼子都被一扫而空。

等宋老大和刘石头二人回来时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就这么快,就给全部卖完了?

宋老二今天没备太多货,只能向没吃上的食客道歉,并且承诺明日一准给他们多加酱菜。

众人这才散去。

三人收拾好东西,定好明日的时间,各自归家。

一到家中,宋老二就去找自家存储酸菜的坛子,他印象中像是没多少了。

之前刘氏找了金芝收了很多,又从村里几户做酸菜做得好的人家那收了不少,一直储存着,遇到了饼子销量不好的这几天,也就没再加。

宋老二准备待会再去村里买点。

而至于包饼的树叶,也早就没让孩子们薅树叶了。

因为村里的树越来越难薅,凡是低一点的树叶子都被摘空了,若要去山里,太危险了,宋老二可不敢冒这样的险。

故而在前几天就已经告诉大宝家里不收了。

所幸吃饼的大多数是一接过来就上嘴咬了,没计较什么。

正当宋老二准备出门订酱菜时,王大柱带着沈语定制的三十个竹筒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