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齐心圆旅梦,汗水润村途。叵测邻村妒,同将美誉扶。

山外吹来的风 天涯88 1949 字 16天前

“咱们老一辈啊,吃了不少苦,也盼了不少年头。” 王大爷吧嗒了一口旱烟袋,吐出一团烟雾,缓缓开口说道,那被岁月刻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感慨,“现在,是时候让年轻人去闯闯了。我瞧着咱村这娃子,也就是那个我,敢想敢干,又有咱们大伙儿在后面撑着,这路啊,指定是越走越宽敞!” 王大爷微微抬起头,眼神里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我深深的信任和支持。他的话语,简单却有力,就像冬日里的热乎炕头,字字句句都戳进了人的心窝子里,让人听了心里头热乎乎的。

“俺也豁出去了,算俺一个!” 小闯一下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那脸蛋红扑扑的,洋溢着满满的朝气,就像是春天里刚冒尖的嫩芽,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满腔的热情。他把胸膛一挺,双手握拳,在空中挥了一下,大声嚷道:“咱村儿的明儿个,俺得出一份力,跟大伙儿一块儿拼出个样儿来!” 那双眼睛,亮堂堂的,像是能照进人心里去,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小子,是个实心实意为村里好的主儿。话一出口,那股子年轻人的闯劲儿和干劲儿,就直愣愣地撞进了每个人的心房,暖洋洋的,也沉甸甸的。

在乡亲们的齐心合力下,我心里谋划的那盘棋算是彻底活了起来。咱村儿里头的旅游开发小组,就像那春天里播下的肥沃种子,一天一个样儿地茁壮成长。大伙儿肩并肩,手挽手,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铁锹出了门,愣是把那规划图上的线条,一锄头一锄头地挖进了土里,变成了实打实的路。

清早儿,天刚擦亮,晨曦的微光还带着丝丝凉意,就能看到大伙儿拿着扫帚、簸箕,陆陆续续地朝着景区走去。山里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像一层轻纱笼罩着,大伙却丝毫不含糊,干劲十足地跟那晨雾较着劲儿,硬是把景区里的垃圾收拾得干干净净,比自家院子还利索。那游客步道,一砖一瓦,都是咱们用汗水泡出来的,大伙齐心协力,有人搬砖,有人和泥,有人铺砌,忙得热火朝天。等到路修好了,大伙走在上头试试,脚底生风,心里头那个美呀,脸上的笑容比那初升的太阳还灿烂。

说到设计旅游线路,咱们村的老少爷们儿也是不含糊。平日里种地是把好手,现在动起脑筋来,那也是一点不含糊。大家围坐在祠堂里,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为了设计出最吸引人的线路,争得面红耳赤。有人提议沿着溪边走,能欣赏潺潺流水,又凉快;有人说要穿过那片果林,游客能顺手摘个果子尝尝鲜。最后综合大伙的意见,线路图画得那叫一个精彩,比镇上的规划师还接地气。

连宣传材料,都是咱们自个儿编的顺口溜,土得掉渣,可字字句句都透着咱村的味儿,能戳到人心窝子里去。那天,大伙聚在一块儿,你一句我一句地凑着词儿。李大爷戴着老花镜,拿着毛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写错了就用舌头舔舔笔尖,修改过来;张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出着主意,什么词儿押韵,什么词儿能突出村里特色,她最在行。最后成稿的时候,大伙围在一起,念着念着,都笑开了花。

“茅山涡里风光好,绿水青山绕村跑。

晨起云雾似仙飘,夜来星辰伴月皎。

古道悠悠诉古谣,新景处处展新貌。

农家小院乐陶陶,待客热情如火烧。

游客步道走一遭,步步生风步步高。

春赏花来夏避暑,秋收硕果冬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