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夜议山林策 齐心破万难 今朝兴旅路 明日富乡关

山外吹来的风 天涯88 2037 字 16天前

“刘二爷,您这话可就不对了。” 我耐心地解释道,“这山要是一直这么砍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光秃秃的,到时候别说卖木材了,怕是连个鸟都不剩。搞生态旅游,既能保护这山,又能给咱带来更多的收入,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哼,说得容易。” 刘二爷撇了撇嘴,“那得投多少钱进去?谁来保证能有游客来?万一搞砸了,这损失谁来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面对刘二爷的质疑,我一时语塞。确实,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而且未来的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我心里清楚,这是我们村子唯一的出路。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李老师站了出来。李老师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里的小学教了几十年书。“刘二哥,我觉得这娃说得有道理。” 李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缓缓说道,“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为子孙后代着想。这山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留给孩子们的财富。我们不能把它毁了。”

“是啊,刘叔。” 小虎子也跟着说道,“您看隔壁村,搞了生态旅游之后,村子一下子就富起来了。咱们也不能落后啊。”

在大家的劝说下,刘二爷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那好吧,我就信你们一回。但要是搞砸了,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就这样,在众人的讨论和争议中,我们为这片沉睡的山林找到了新的生命之路。

往后的日子里,我们说干就干。男人们扛着工具进山,清理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为重新规划山林开路;女人们则忙着收集种子,准备在山脚下的空地上种上五彩斑斓的花卉,为未来的游客打造一片花海。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心中未来村子的模样,贴在村口的宣传栏上,为大伙加油鼓劲。

有一回,在清理山路的时候,遇到了一段陡峭又崎岖的路段,大家有些犯难。我站在前面,仔细观察了一番,拿起一把铁锹,笑着对大伙说:“乡亲们,别怕,这就好比咱前进路上的一个小坎儿,跨过去就好了。当年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那么多艰难险阻都挺过来了,咱们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说罢,我一锹下去,松动了一块大石头,大家受到鼓舞,纷纷动手,喊着号子,齐心协力,没多久就把这段路修整好了。看着变得平坦的山路,大家相视而笑,眼中的信念更加坚定,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团结一心,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迈向美好未来的脚步。

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村里的积蓄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在外打工的阿强回来了。阿强在城里的建筑公司工作,这些年攒了一些钱。他得知村里的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咱都是村里的一份子,村子发展好了,我们在外头也有面子。” 阿强的话,让大家深受感动。在阿强的带动下,其他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捐款,为村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