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黑子听了大喜,但还是说不需要这么多的工钱,应该减少一些,张华则坚持要给,最后就按这个谈好定了下来。
张华为了庆祝,便在系统中取了两份大餐出来,与刘勇张越几人好好的享用一番。
之前在劳役时,这几人都吃过张华的餐品,但当时要量不要质,吃的都是一些量大质次的东西。这次张华精心挑选了两个单,都是一式有两三份,而且为精品的美食,张越等人吃过后自然赞赏不已。
陈有金更是感动得要哭了,原来仙家弟子张华取出的东西居然如此美味,当初在县里做劳役时,却为了众人都能吃上一口,把自己应有的享受换成众人的饱腹。
张华一边与众人吃喝,一边盘算着成立采石施工队的成本与收益。
如果有十个人采石,用上工具及板车来运输,每天应该能开采石头回来十五车约五十石左右,基本工资是一百文钱,计件工资是约二百五十文钱,每天人工费用支出三百五十文钱左右,伙食及工具等按一百五十文计算,也就每天五百文钱的支出。
目前张华手上有一百四十多两银子,一两银子换一千文钱,他现有的资金能支撑大半年左右。又因为搭上了黄荣这条线,每隔十天左右就可以卖一次药给他,可赚四十两银子,所以张华完全有能力开采石头的。
当然,黄荣那边也不可能长期吃药,两三个月内,无论是有效还是无效,估计他都会停药。所以估计最多赚他三四百两银子就没下文了。因此还得要另外开拓财源,希望半年以后,水泥的研制会有一些成果吧。
于是张华拿出五十两银子来做启动资金账户,正好陈大牛也识字会数,便由陈大牛暂代账房职位,管理开支账户。
张华让陈大牛先支五两银子给张黑子,让他准备工具和人。然后再拿出银子购买修复房屋的材料,如砖块瓦片等,木材则可到后山树木砍伐,无需购买。
张华安排好这些事务后,张越也主动的说:“华哥儿修房屋是一件大事,采石我虽然不知您有什么具体的用处,但是华哥儿做事必有你的道理,所以这两件事,我会给您盯紧的,华哥儿你安心去县城上学吧。”
刘勇和陈有金也表示有空会来帮忙,张黑子更是信誓旦旦说一定给张华做好,陈大牛也表示会守护好账户。张华拱手向各人表示感谢,众人就离开各自办事了。
把事情都处理好后,张华便跟家里的人告别,出发回县城,罗强则用箩筐挑着那两块大石头跟在后头。此时,村里很多人热烈的欢送着他们的离开,又对罗强挑着一担大石跟随在张华后面,感到奇怪。
与之前用手抱着石头走回来不同,这次罗强用箩筐挑着,所以走得很轻松。张华与罗强两人很快就回到吴城县的县城。
然后两人就马不停蹄的赶到县学所在,县学在县城中偏南处,与县城的孔庙比邻而居,位于孔庙东侧,坐北朝南。
张华二人来到县学附近,他望着县学,只见县学为宫殿式合院建筑,南接流经县城一条小河涌,东临县城大街尽头,环境有些幽静、清雅。
县学主体建筑自入口至尽头,依次排列有兴儒门、文昌阁、明伦堂等。其他建筑相应排列于轴线两边,如左、右校士馆、土地庙、阅卷所等。明伦堂后是一个更为开阔的场地名为射圃,其作用跟后世的学校操场差不多。侧边有连接先师殿后的崇圣祠,四周围墙高耸,院内假山花木,环境宜人。位于明伦堂后的训导署和教谕署又自成院落,更为幽深清静。
张华抬头望去,只见县学最外一座庄严的门楼耸立在眼前,最上面刻着“县学”两个工整的大字。门楣之上的飞檐在阳光中微微闪耀,给人一种肃穆之感。门上方则有小一点的“兴儒门”三字,门前有两个门差在守着门,不让闲人进去。
走近兴儒门,张华让罗强在路边等候,他自己则想进去报到,刚走近县学门口想跟守门的衙差说话,就听有人呼唤他的名字。
“张公子!前面可是张华张公子?”
张华在门口停了下来,望向声音那边,只见一个年轻伙计打扮的人,匆匆从街道对面奔跑过来,走到张华身边后停下说:“可是张华张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