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完毕,张华领着众人向水泥厂走去。晨雾尚未散尽,青石板路上还带着露水。路过村口时,几个早起的妇人正在井边打水,见到这阵势,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张望。
"听说昨晚张华少爷拿出来的酒,香的能飘三里地!"
"黄家小姐长得跟画里的仙女似的..."
细碎的议论声随风飘来,黄盈不自觉地往张华身边靠了靠。
张华和黄盈走在队伍最前方,很快来到水泥厂大门前。两排工人整齐列队,见到张华一行人后立即挺直腰板行礼。张华微微颔首致意,随即转身对众人道:"张越叔,您让各工序的负责人随我去议事厅,其余工人则正常开工就行,不必因我扰乱生产步骤。"
张越立即按照指示安排妥当,将张华一行人引至一间简易搭建的会议室。众人依次入座后,工作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确定了三项重要事项。其中首项工程最为紧迫,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技术实践——利用现有水泥库存,为张华家中建造一栋水泥房屋。这项工程将为水泥厂积累宝贵的施工经验。
作为前世经验丰富的建造师,张华对这样的小型房屋建造驾轻就熟。他昨晚运用现代建筑技术,连夜绘制出详细的平立面设计图。图纸上清晰地标注了自家院子需要拆除的原火烧部分,以及新建筑的地基开挖范围。施工方案采用现代框架结构:先挖掘地基,浇筑地梁,再用铁条搭建骨架后浇灌水泥。墙体将使用水泥厂自产的水泥膨胀砖砌筑,并预留门窗洞口,初期采用传统木制门窗,待日后玻璃研制成功后再更换为玻璃窗。整个建筑计划为建成一幢两层半的小楼,首层及二层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完全参照后世农村住宅的标准建造。
张华把这图纸详细的跟座上众人讲解,虽然在座的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张华的详细讲解下,众人逐渐的领悟了图纸的内容。
为确保施工精度,张华又从系统中取出全套现代测量工具:如长皮尺、卷尺、角尺等,并详细教授使用方法。同时配发砌刀、铁板、灰托等专业工具,有了这些东西,工程数据就能统一,施工操作也能更容易。
混凝土配制工艺此前已传授给工人,工厂碎石工序产生的那些无法粉碎的小颗粒硬石,正适合作为骨料使用。至于砂料,大良乡附近的小河盛产优质河砂——正是当初张华救起罗强的那个河段。
钢筋材料方面,张华安排专人联系城中铁匠铺定制。此前在合作打造水泥厂设备时,张华已向铁匠们传授了系统提供的先进技术,使他们的工艺水平显着提升,从而得以打造出适用的设备零件,现在让他们煅造些细长条铁,肯定没有问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华在之前向黄荣请教水泥生意经营方法时,曾建议黄荣投资建立一间配套的炼铁厂,张华当时给黄荣提供了系统查阅出来的先进冶炼技术资料,黄荣让手下懂行的人分析后觉得可行,便开设一家炼铁厂。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备发展,炼铁厂已初具规模,该炼铁厂通过持续采购附近铁矿,再运用张华提供的冶炼技术,目前铁产量已相当可观,完全能够满足张华设想的各项工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