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村中的生活:工作与游戏1

而除了带领工人进行着房屋的建造外,这段时间张华还要兼顾水泥工厂的生产事务,他利用系统查阅出来的资料,指导工厂以更好的工艺,提高水泥产品的性能。

随着水泥产量不断提升,包装问题就日益凸显。张华知道,之前意外得到的那批油布袋,用不了多久就会消耗完,而这段时间里,迫切需要研发新的包装袋,否则再好的水泥也难以运输和储存。他连夜在系统中查阅资料,终于找到了一套完整的牛皮纸袋制作工艺。

确定技术方案后,张华就找来张越商议:"越叔,咱们得尽快解决水泥袋子的问题。我这里有制作牛皮纸的法子,需要您安排人手去后山砍些构树、桑树来。"张越二话不说,立即召集了十几个壮劳力,带着斧锯进了山。

树木砍回来后,张华亲自指导工匠们将树皮剥下,放入大锅中蒸煮。腾腾热气中,工人们用木棍不断搅拌,直到树皮煮烂成浆。"接下来要打浆,让纤维更细。"张华挽起袖子示范,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衣衫。经过施胶、抄纸、晾晒等工序,第一批粗糙但结实的牛皮纸终于制作完成。

为了解决缝制人手不足的问题,张华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让张越通知村里那些需要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出来做工的妇人:"愿意的可以领材料回家,按标准缝制袋子,每个给两文工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消息一出,村里的妇女们奔走相告。王大娘第一个来领材料,粗糙的手指抚摸着牛皮纸,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好了,既能照顾瘫在床的老伴,又能挣些贴补,华哥儿真是体恤我们呀!"按着,村里其他的妇人也纷纷加入,领了缝制水泥袋的活计。

在村里人的积极参与下,水泥袋子的生产满足了工厂的要求,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最开始的时候,张华还得靠着从破庙拉回的那些油布袋才解了燃眉之急。

此外,张华又因连续有工人因吸入粉尘而咳嗽不止而开始研制防尘面罩。他带着几个巧手的妇人,用棉布和细铁丝制作简易面罩。"戴这个干活,能挡住大部分粉尘。"他亲自示范佩戴方法,工人们新奇地摸着脸上的"新奇物件",很快就适应了。

煤炭供应是另一个难题。张华组织勘探队到附近山区寻找煤矿,又设计了一套简易的运输系统。看着第一车黑亮的煤炭运抵厂区,水泥的煅烧终于不缺原料,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种种这些配套产业的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出,幸亏此前张华从系统中取出的各类美酒,喝完后留下了大量的玻璃瓶。这些精美的玻璃瓶在这个时代简直是稀世珍宝,之前张华让黄荣帮忙售卖到外地,一上市就被外地富商抢购一空,因此赚取了不少钱财,有了这批钱财,这才堪堪应付得了整个水泥产业链需要的资金。

张华带着黄盈和陈云留在大良乡的时间长了,担心他们的家人不放心,为了安他们在县城里的亲人之心,张华特意派人去县城给黄荣和陈志报信,分别说黄盈和陈云在大良乡这里一切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