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解释了选择河堤修筑选择八乡山的缘故,是因为之前对罗强的承诺,虽然对推广不利,但是也不想变换。
黄荣遗憾的摇头说:“既然贤侄决心如此,那么我们变换一下思路,八山乡那偏僻,没有人注意那边,那么我们想个办法,让人过去看着。”
虽是日间,但书房内光线不足,不过已有下人点好油灯,四盏青铜油灯将三人身影投在墙上。黄荣坐在黄花梨木书案后,手指有节奏地轻叩着案面,发出"笃笃"的闷响。
"贤侄啊,"黄荣眼中闪着精光,"这河堤选址,老夫以为还是靠近县城最好。"他伸手在案上比划着,"靠近县城每日来往人多,最是显眼,若是选在近县城,不用咱们吆喝,自然有千百双眼睛看着。"
张华微微欠身,油灯的光亮映照出他坚定的神色:"伯父明鉴,小侄选择八乡山,实因先前已对罗强有过承诺。"他详细解释了当初的约定,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黄荣闻言,手指停在半空,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黄荣摇摇头,"既然贤侄重诺守信,老夫也不多说。"他突然直起身子,案上的文房四宝被震得轻轻作响,"不过八乡山那地方实在偏僻,实在没人会注意那边的,咱们得想个法子,把人引过去瞧瞧!"
黄荣轻抚着下巴上的胡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端起青瓷茶盏抿了一口,缓缓开口道:"贤侄啊,老夫有个主意,你且向县衙递个呈子,就说愿献水泥修筑河堤,但需县里调派民夫协助。这其一嘛,能省去我们招募人手的麻烦;其二..."
黄荣眼中精光一闪,压低声音道:"更要紧的是,要让县里那些大户人家都派个管事来'监督'工程。"他特意在"监督"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嘴角泛起意味深长的笑意。
小主,
"这些人回去一说,可比咱们磨破嘴皮子都管用。"黄荣捋须笑道,"让他们亲眼看着水泥如何速干,如何坚固,比什么说辞都强。到时候,那些大户自然会抢着来买。"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这是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二十余家,让他们每家都须派人来。特别是做建材生意的吴家、钱家,更要重点'关照'。至于赵氏商行那边,也不能放过他们。"
黄仁在一旁补充道:"大哥说得是。这些人亲眼所见后,保管连做梦都想着水泥。到时候展销会还没开,订单怕是就要堆成山了。"
黄荣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道:"记住,这些'监督'的管事,每日都要好生招待。茶水点心不可少,更要安排专人给他们讲解水泥的好处。"他眯起眼睛,"等他们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咱们的水泥想不火都难。"
张华听完黄荣的主意后眼睛一亮:"妙!伯父这建议真是妙呀!让这些富户的人亲眼见证水泥的威力,真比跟他们说上百遍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