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你与抚司大人定是关系匪浅

就在这一瞬间,骆玖语从瑾王的眼中读出了一丝深意。

虽不知其中内情,但从瑾王的眼神中,她知此事或许非同小可。

如此,骆玖语亦释然了,便又回到陈母身旁坐下。

“你为子之心,无论做何事皆不为过。但你所说之事,便由殿下听了再做决断。”

得此答复,已是超出陈母所料,她眼中的老泪又簌簌而下。

“嗯,老妇这已是豁出脸面了。二位贵人且听听便是。”

言罢,陈母这才转过身去,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

打开布包,又是层层包裹,终于打开最后一层布料,骆玖语只见陈母手中躺着一个小小的玉葫芦。

“这是?”

骆玖语接过玉葫芦,仔细端详片刻,却实在看不出端倪。

她将玉葫芦递到瑾王手中,瑾王亦是端详良久,未得其解。

见二人面露疑惑,陈母心中一沉,却终究掩住了失落。

“当年骆御史救了我们,便对我们几个说,那负责开采的贵人已逃之夭夭,他们要寻线索实属不易。因而让我们若有线索,便偷偷去找他。”

“所以你前往京都,并非仅仅是谢恩,亦是为了给祖父提供线索?”骆玖语似是找到了答案。

陈母点了点头,“所以离开京都时,我在那谢礼中留了一个口信,便是‘线索’二字。我想着若骆御史看到,定会知晓其意,便会来寻我。可谁知回来后我便发现自己染了这病症,难以动弹,再后来又听说骆御史病逝之事。”

想到恩人离世,陈母难免有些凄然。

骆玖语心中亦是有些难过,尤其是想到祖父若知此事,定会遗憾不已。

瑾王见状,不忍骆玖语心中忧思,便开口打破了这难过的氛围。

“那,这玉葫芦是?”

陈母这才从难过的情绪中缓过神来。

“当日在矿山亦是劫后余生,太过激动,老妇亦未多想。等回到家中一段时日,老妇这才想起矿山曾来了一个贵人。他还带了两个公子哥,一个十几岁,一个只有几岁。那大的好似被下人唤了句什么世子,那小的倒是没什么称呼。那个小的离开时,不小心将这玉葫芦掉落在矿山的小道上,被老妇捡到。老妇刚好要回去探家,便将那玉葫芦带回了家中放了起来。后来老妇打扫之时,翻出这个玉葫芦,便想着也许能对骆御史有用,便去了京都。谁知骆御史未见到,这玉葫芦又被老妇带回去,这一保存便是十多年。”

不得不说,这陈母为人谨慎,且颇具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