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由青砖堆砌,分为里外两层,用黄泥封边。所有砖块的边缘都十分齐整,只有那一块的边缘溢出一小处,
这很普通,其实也没什么,工匠干活时并不能保证永远手稳,对吗?
对。
但是龙初进朱家的目的是找账册,他一路从扫洒小厮做到管家手下,却没有一点账册的线索,他必须注意所有细节。
龙初注意着周围动静,确保附近无人。他半蹲下,轻轻敲敲这块砖,声音有些空。他再敲其他砖,更加确信这块砖后面是空的。
他仔细观察黄泥的颜色与状态,暂时未管,将食物带到柴房给兄弟,立即去府外找了相同材质。
隔天夜晚,他再次来到朱夫人的小厨房,将砖块撬开,发现了里面藏着的账册。
账册很薄,字迹非常小,内容简洁,记录的是佑安二年至五年的借贷收入。用的是轻薄的棉纸,装订成册,满满一本。
放在这炉灶真是有心思。
朱家大院建造于朱夫人出嫁后,府内给她留了院子,就怕她回家后没地方住。她很少回到朱家,所以这院子的小厨房也很少启用,不怕被下人发现。
而且炉壁炎热,账簿又在夹层,既防虫蛀,也不怕火烧。
殿下说先不要打草惊蛇。
他没有拿走账册,记下部分内容后,原封不动的放回去,将消息报给龙林。
绥安让他时刻注意着暗账的动向,这明显只是其中一本,如有机会,再去找找其他册。
暗账的记录总是有密语,但这本大部分是简单明了的词汇,一看便知,只有个别几个特殊符号。
比方说,绥安正看着的,郭腾的父亲郭梁的借款记录。
“郭梁,佑安三年一月借三两,还三两三分。六六。实:一男、一女,田三。”
这是原文。
绥安不是很懂商业,她只能大概猜测为还了一男一女和三亩田地?
至于“六六”是什么,一群人中没一个清楚,大概这就是朱府密账的密语吧。
借贷一般一年一还,按律法,最大利率不超百分之三。还三两三分,说明利率不过才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