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的妻子向他表明了理解他并对他忠贞不渝的两天后,他突然爬到了政府大院的最高的七楼的楼顶上去了。
这天正好是逢场天。
下面赶集的村民 比肩接踵,就像插笋子一样,连走路往前挤都很困难。
这乡镇府大院正好在这条“亲民街”的口子上——那个地段是农副产品出卖得最多的地方:什么筲箕、锣蔸呀,绊桶,镰架,镰刀,锄头还有锅碗瓢盆呀等等。这个位置热闹的原因就是这个地段还有卖肉卖菜的担子;更是聚集了太平镇的几家最具特色的农家饭店和小吃店;同时,这一段还有服装店、文具店等等。
总之,这里就是太平镇的物质文化交流中心,也可以说是农村集市的贸易中心。
太平镇是逢1、4、7赶场。
只要一到赶场天,集市上便人山人海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太平镇的人都把赶集当成了一个重要的集会或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只要不是赶场天,太平镇的街上便几乎没有什么人。但是,一到赶场天,太平镇的街上便是人满为患。
几乎所有的太平镇的人都把赶集当成过节一样活动——因为在这个集上,他们会约好和亲戚们见面,和好朋友见面,和同学们见面。
他们会在茶馆里惬意地喝茶,说东家长,道李家的短;他们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聊,无所不吹,他们可以毫无节制、毫无底线地吹牛扯把子,反正吹牛又不会上税。
突然,不知道有谁朝镇政府大楼上望了一眼,突然惊呼了起来:“瞧!政府最高的大楼上有一个人,他好像要跳楼!”
这个人一喊,使得原本喧闹的集市突然安静了,很快,下面挤满了街面的人的都往上望。
大家一看,有很多人都认识是罗副镇长。于是,便有人高声地喊:“罗副镇长,你爬到顶楼去干啥呀?你要跳楼吗?”
而下面的赶场的人有一些就是村干部。他们都认识罗副镇长的。于是,便马上有好几个村干部给镇里的罗秘书或者是党政办的人打去了电话,告知了在政府最高的七楼上罗副镇长要跳楼。
接到电话后的党政办工作员和罗秘书大吃一惊,他们赶紧找到新到的镇委书记凌嘉豪和镇长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