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想要砍掉贴厨

“也都和我一样,没啥文化。咱们干厨房的你还不知道,没念过几年书,不是家里条件不好,念书念不起的,就是不愿意学习,调皮捣蛋那伙儿的,没啥素质。再说了,有文化有素质的谁上厨房干来,是不谭师傅,你说我说得对不?”

老谭笑着点头,说:“厨房也不是说谁都能干的,好汉子不爱干,赖汉子干不了。”

王刚说:“是这回事,人熊的干不了厨房。”

例会上王刚把老谭向厨房员工做了介绍,老谭简单的讲了两句。所有人对新来的厨师长并没表现出什么热情,掌声稀稀拉拉的。员工们心里想的是新来的不一定就厉害,以前那两个干几天就跑了,没啥了不起。

另外新来的都新官上任三把火,先严打两天,整的大伙儿不自在,心里反感。然后雷声大雨点稀,也就那回事了,整不好还得走人,最后还是王刚来管。与其把热情给新来的厨师长,不如留着和王刚处好关系,万一表现的太热情,等新来的走了自己也该下岗了。

王刚虽然脾气不好,动不动嚎嚎两句,急眼骂人,严重的时候踢两脚,但好在管的不严,整天嘻嘻哈哈的,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轻松自在。加上厨房百分之七十都是他的人,大伙儿还是能分出谁是大小王的,知道在关东人家宁肯得罪老板,也不能得罪王刚,把他得罪了没好果子吃。

饭店厨房自成体系,有自己的规矩和秩序。

厨师在过去来讲属于下九流,和流氓、小偷、车豁子排在一起。下九流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讲究、义气。

厨师的师门都非常讲究,现在来说厨子拜师也是三拜九叩,端茶行礼。对师父尊重,犹如父子。厨子可以和老板顶嘴干架,在师父面前必须老老实实,不许顶撞。要是敢顶撞师父那是大不道,轻则撵出厨房,重则轰出师门。再想在厨房混不可能了,不但同门不用,同行也不用。

师兄弟之间像亲兄弟似的,非常团结。

如果有师兄弟谈好厨房,所有师兄弟们都无条件帮忙,必须把场子顺顺利利的接下来。

厨房里厨师长是老大,员工都听老大的,这是规矩。如果老大撤了,小弟们都跟着一起撤,就是老板涨工资也留不住。虽然现在大型餐饮都是企业化管理,但是厨房的规矩依然如此,都在遵守。

拿老谭来说,年前从滨海下来,跟着他从省城去的人都回来了。老板希望他们留下来继续工作,可是他们宁肯重新找工作也不留下,原因很简单,老大撤了,他们必须撤。

厨房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没接受太多教育,文化普遍不高。跟厨房人说话不要拐弯抹角,直来直去最好。也不要讲大道理,接受不了,家常话屋里嗑最实际,谁都能听懂,也能明白。不管你是厨师长还是总厨,千万别装文化人,干厨房的最烦文化人。

只要把人做好、正派、讲义气,在厨房手艺差点都能混下去。如果品行不端、德行不好、做人不讲究,手艺再好都很难生存。被老板重用也得被挤兑走,并且是明目张胆的挤兑走。

厨房人内部会有矛盾,吵架动手是常有的事,要不然咋说干厨房的都是流氓土匪呢。但是当遇到外部欺负的时候厨房人会马上抱成一团,社会上的流氓都得退避三舍。

要不然咋说“宁惹流氓、不惹厨房”呢。

厨师这行和三教九流都有交往,上到政府要员,下到黎民百姓,都是朋友。能和白道上的警察称兄道弟,也能和黑道上的大哥把酒言欢。

厨房小社会,人生大舞台。

说白了干啥都不易,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什么样的人都得交,什么样的人都得为。

例会结束后王刚领着老谭熟悉厨房。

热菜主厨房长方形,宽八米,长三十多米,整体面积二百多平,足够大。

一进来是上杂和煲仔区,三个蒸柜,两组八眼煲仔炉,一组灶台,三个员工。

王刚介绍说:“三个蒸柜有一个是面点的,蒸米饭和饺子,剩下两个热菜用。煲仔炉做嘎巴锅和铁锅靠大鹅。这块儿三个人,咱家剁椒鱼头和蒸猪血、鸡蛋焖子卖得快,全在这出。”

“师父好!”一个小伙儿向王刚打招呼,嗓门特别大,有点向老谭示威的意思。

王刚说:“这我徒弟,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