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矛盾

这个想法一直有。

现在燕子不提开分店的事,并且老谭也不在这干了,心也就踏实了。

他是这么想的,但燕子开分店的念头一直没有打消。

她私下里找李万山谈过,李万山劝她先别着急,老冯比较执拗,认准的事很难改变。并跟燕子分析了老冯现在咋想的,主要是小心眼,怕燕子到时候不跟他过。

燕子觉着这个理由有点牵强,她认为老冯是不信任她。但这话没直接说出来,因为现在就是开分店也没钱,只能是先这样。同时打定主意,就是以后老冯同意了也不用他的钱不够宁肯去借。

这就是两个人搭伙过的真实现状,彼此间很难建立起完全的信任。他们和半路夫妻还不一样,半路夫妻至少有一纸婚约,在心里有个保证和依托。

收回成本后艳华也没跟燕子提开分店的事,她想的比较多,怕燕子和老冯因为这事分手就不好了,到时候连朋友都没法做。

另外通过一年的经营,饭店的事也明白不少,知道老谭为啥说要稳定一年之后再开分店了。

是的,确实得稳定稳定。

如果老谭还在的话这些事不用她考虑,现在老谭不在,她努力使自己进入到老谭的角色里,用一个经营者的身份来思考。开分店是正确的,也赚钱,但在基础没打好的情况下开绝对不行,整不好就得赔钱。

只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好的管理和模式根本不行。

现在饺子馆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模式刚刚成型,还在成长期,看着盈利,但要进行复制还需要磨合。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至少十个月。

还有,饺子馆在三台子成功不代表到别的地方也成功。饺子是好吃,人人喜欢,但也有地区差异,现在的这个模式在三台子好使,到铁西就未必。总不能第二家店也开在三台子吧。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管理,自己管理不行,没达到能够驾驭几家店面的程度,管一家店还费劲呢。

现在店里都是老谭留下的人,人家是看老谭的面子没啥说道,不用管都做得很好。这要都是招聘来的,估计自己管不了,整不好得被员工牵着鼻子走。

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

老谭总强调这事,并且也跟自己说,只不过当时没怎么参与实际管理,也就没在意。老谭一走很多事都是自己处理,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管理没没形成系统之前不能轻易开分店,开了也是个死。

还有就是合伙人的问题。

通过培训学习,她觉着合伙人之间应该有个协议,或者说是合同。把一些条条框框写进去,双方同意就签字,然后合作。不同意就别合作。

白纸黑字有个凭证,到时候口说无凭字据为证,省的像现在这样闹心。

发生在艳华身上的这些变化是一种进步,是一个家庭妇女向事业型女性转变的开始。虽然这个转变很缓慢,需要一个过程。

上个月艳华的驾驶证下来了,和老邓商量一下买了台二手的金杯面包,一是拿来练手,二是每天买货也方便,再说也没多钱。

这天周一,中午饭口刚过,艳华看看没啥活,准备回家休息。到家后不大一会儿,燕子拿着一盒打包好的饺子和两个小菜、一个猪蹄子来了,说是闹心,要喝点儿。

“咋地啦?和老冯生气了?”艳华问,心想准是俩人懆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