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二零一四 进军呼市

艳华说:“咱们按着国家规定的走,春节期间七天法定假日全部双薪。谁不想回家过个团圆年,人家不回家在这上班,咱们就是不挣钱也得给,何况还挣钱。”

燕子说:“我大力支持,必须的,并且三十晚上还得聚餐,发红包。”

“谢谢两位老板!”忠清高兴的说。

“摊上你们两个老板是员工的福。”张丽笑着说。

“有这样的员工才是咱们的福呢,是不老谭。”艳华说。

老谭笑笑以示赞同。

“咱家现在是三家店,目前看生意很好,有发展前景。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家饭店发展的好不好,能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看的不是有多少家店,而是家家店能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咱们一三年开了两家店,还装修了老店,一年没干别的,净装修店了。

所以说一四年上半年咱们休养生息,修炼内功。厨房抓菜品,前台抓服务,完善流程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把组织架构建起来,同时建立企业文化,为下一步发展打基础。

一四年,我们计划再开两家店,达到五家。在开店上我们不要着急,稳扎稳打,开一家成功一家,不打无把握之仗。战线不要拉的太长,得保障供给,还得把管理跟上。管理跟不上啥都白扯。”

老谭做了简单的总结规划后,会议就结束了。

参加会议的人陆续走了,整个会议室剩下老谭、艳华、燕子三人。三个人计划了一下过年时候的事,主要是怎么给员工吃好喝好玩好,怎么论功行赏。

高管每人五千块钱红包,中层管理人员每人两千,员工每人二百。

奖金按工分发放,分数高的自然多,分数低的自然少,谁也不会说啥,并有激励效果。

分数低的肯定是入职时间晚和工作不努力的,看别人拿奖金保证眼热,有心人会在心里说一定好好干,争取也拿奖金,等没心的也就那回事,自然淘汰。

得说工分制是个好的管理方法,从主观上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公平公正,实实在在的多劳多得,没啥虚假。

还有就是到年终没有选优秀员工的麻烦,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看分数就行,没有任何人提反对意见,心服口服。

工分制在饺子馆最初发挥效力并起到显着效果的时候是在一三年三月份,赤山路店筹备开业之际。老店不少工作两年的员工分数达到了两千分,工资自动上涨了二百块钱,每个月还拿到了一百块钱的孝慈资金,这叫员工高兴不已。

当时正在筹备赤山路店开业,招来的新员工全在老店培训。新员工一看老员工自动涨工资,并且还额外给孝慈资金,都很震动,认为这个饭店很好,有了在这里干下去的决心。加上老员工现身说法,说只要干得好,分数到了就涨工资,工作满半年还有工龄奖,每个月还有三百块钱的满勤奖等等,说的实心实意,胜过宣传,听的心潮澎湃,打定主意。

紧接着分数满两千分的员工开始分批公费出去省内游两天,这就更刺激了没达到分数的老员工和新员工,没达到分数的抓紧撵,新员工决心在这里长干。

所以阿巧饺子馆招工非常轻松,大部分都是本店员工介绍,都不用贴什么招聘。

定好给员工红包的事后,燕子说了另外一件事。

张宇对做饺子馆心不死,决心合作。

合作是这样的,燕子和他已经确立恋爱关系,事实上俩人是一家人。他的饭店在年后开春开始停业装修,然后交给燕子管理。

也就是说燕子开始是饭店老板,张宇和过去的老冯一样,不参与管理,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这样一来做阿巧饺子馆就名正言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