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遗憾

现在天气暖和了,老人似乎和天气似的开了窍,同意了。于是在王淑兰的帮助下在金桥店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三室两厅,精装修,拎包入住,很快把父母跟孩子接过来。

两位老人开始不适应,睡觉总找炕,出门提心吊胆的,怕找不回家。住了一段时间渐渐习惯了,尤其父亲,在家的时候喜欢下象棋,还爱喝两盅,很快通过下棋跟楼下老头儿熟络起来,还交了两个酒友,没事就到饺子馆喝两盅。

儿子小刚和小影上一个幼儿园,两位老人每天早上送,晚上接。

小影、小刚同岁,两个孩子很快成了好朋友。小影嘴甜,成天哥哥、哥哥的叫,跟在小刚屁股后转。见着小刚的姥爷姥姥也跟着叫姥爷姥姥,小丫头会哄人,两位老人也喜欢。

有时候俩孩子玩恋了,出了幼儿园也要在一起,小影就央求来接的爸爸叫她跟小刚回家。每到这时候小刚就在一旁为小影求情:“曹叔叔,叫小影上我家吧,我俩一起玩,不调皮,明天我俩一起上幼儿园。”

小刚的姥爷姥姥也说叫孩子去吧,两个小家伙在一起也是个伴儿。

于是小影就成了家里常客,俩孩子常常把客厅闹得天翻地覆,两个老人笑呵呵看着,不但不生气,还好吃好喝伺候着,晚上睡觉一人搂一个。

这就是生活,看着平淡,却有滋有味。

曹家栋自打上饭店上班之后,虽然挣的比以前少,但稳定,到月开资,生活有了保障。

最大的好处是每天早上能给孩子做饭,小军吃完了自己上学,他收拾完送小影去幼儿园。下班后有时间接小影,小军也放学了,一家三口一起到家,他做饭,小军写作业,小影玩自己的。

当坐到饭桌上看着俩孩子香喷喷的吃饭时,他的心是甜的,满足的。

曹家栋喝酒,也抽烟,上饭店后这两样都戒了。倒不是专意为了身体好,而是工作稳定了,不再为生计发愁,戒了能省点钱,给两个孩子多贴补点儿。

当然,还要攒钱,小影再有两年上学,小军过年上初中。念书贵,没钱不好使,得提前攒点儿。以后孩子大了还得上高中考大学,都得钱,不攒不行呀。

好在每个月有三天休息,能出去揽点活,也不少挣,整好了能挣千八百的。

曹家栋人老实,实惠,干活仔细。到饭店不闲着,需要修理的随叫随到,没修理的就四处检修。打他来了之后灯坏的少了,水龙头一直好使,下水道没再找过专业疏通的,都是他自己整。

前台的桌椅板凳总检查,发现坏的就修,不用服务员提醒。

并且还学着维修厨房的电饼铛、冰柜,给自己置办了不少修理家当,越来越像个万能工了。

由于他很好的服务态度,饭店人都亲切的喊他曹哥,无论哪出毛病第一句话就是:“给曹哥打电话。”

马上进入夏天,所有店面的空调需要检修,对空调他不熟悉,想到当初一起干活时装空调的工友,便把工友叫来帮着检修,顺便跟着学习。

一天下来四个店的空调全部检修完,他也学的差不多。给工友钱人家不要,便在金桥店请吃顿饭。他准备花钱的,结账时吧台说周总交代不用结,这是为公司办事,免单。

他觉着有些不好意思,正赶上周晓梅进店,对他说:“曹哥,小影让我妈接我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