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他们不声不响的求到门上来,他一定不会推辞。
偏偏他们自作聪明的找来了记者——
这家人千里迢迢赶过来也不容易,而且情况着实困难,他们既然通知了媒体,特地赶来的记者出于同情之心,也帮着说好话,遂征求大山的意见道:“李总,您看,是不是能帮着解决一部分医药费呢?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宣传一下您助人为乐的精神……对了,还有您在医院里,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事。李总这些年,做过的好事一定不止这一件两件,应该好好宣传一下,号召大家向您学习……”
“有我们能帮忙的地方,伸把手是应该的。”大山摆手道:“我觉得没必要宣传。这种事,怎么说呢,也确实谈不上高尚,这种光环,我们受之有愧。”
记者一脸问号。
大山接着道:“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好心人,经常发生一些好人好事。打个比方,有人有一百块钱,他拿出二十块、五十块,甚至更多的钱来帮助别人,你们也许觉得,这点钱,做不了多大的事,可这份心,却是最珍贵的……
我们常说要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美好的道德行为,树典型是必要的。可是记者同志,真正感人的事迹,往往发生在普通人中间,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发掘出这样的感人故事,把它们披露在报纸上。
有句老古语这么说的: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钱,论钱贫家无孝子。
我觉得很有道理。说实话,跟那些不吝于拿出自己一半的财产,甚至是所有财产去帮助别人的人相比,我做的那点事,真没有值得称道和报道的地方……”
董洁退后一步,微笑注视着在记者面前款款而谈的哥哥。
哥哥说的真好,的确,她自己也并不认为,他们两个的行为有多高尚。
这世界再怎么样冷漠冷硬和无情,人和人的关系再如何的物欲化,但是不必怀疑,这世上总还是有一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是真实存在的,总是不缺乏一些能打动人心的人和事。
很多年前,大约是零六年前后,董洁曾经在中央台看过一则感人的报道。
九四年前后,一个人在为治他爷爷眼睛差了两千多元钱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陌生人把钱借给了他,之后一声不响的消失了。三年后,这个人凑齐了钱,辗转找到那个人把钱还了。半年之后,这个人家里遭水灾,一切化为乌有,那个人又一次雪中送碳。之后两人结为好友,那个人经常接济这个人。再几年之后,那个人出钱帮这个人家里盖了新房。这个人以为那个人是有钱人,那个人没有吱声。
后来,那个人得了白血病,这个人才知道,那个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一个月不过几百块工资,才知道那个人为了帮他盖房,跟人借了四万多块钱。现在没钱治病,还欠了三十几万。然后,这个人开始筹钱给那个人治病,卖猪、卖粮食、卖房子。
“卖房报恩”轰动社会。后来大家又知道,那个人二十几年来,为了帮助别人,借出去的钱超过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