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翻看壶底,四字青花款“成化年制”。其中的“年”字,又斜又草,有点儿像“多”字。

稍微有点儿常识的人,就知道这个“成化年制”做不得真。为什么呢?因为鼻烟壶是华夏艺术品出现得最晚的一个门类。鼻烟壶出现得晚,是因为鼻烟出现得晚,在明代晚期,鼻烟才作为贡品开始进入华夏。

鼻烟进入华夏之后,才逐渐有了鼻烟壶,所以说,明代成化年间,是不可能有瓷器鼻烟壶的。

从呼风拿来的这件鼻烟壶的基本特征来看,符合康熙晚期瓷质鼻烟壶的特征,那就是康熙仿成化。不过,唐易审视良久之后,直接把鼻烟壶又放到了柜台上,轻轻往呼风面前推动了一下。

“这件‘多年儿’不是康熙本朝的东西,收不了!不过,这碧玉壶盖,倒是康熙年间的东西。”唐易冷冷说道。

“有两下子!”呼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奇,“你好像还没说完呢!”

唐易这“两下子”,一下子是因为唐易先点破这鼻烟壶叫“多年儿”。为什么叫多年儿?康熙后期,青花瓷鼻烟壶出现了一种新的仿制款“成化年制”。就像前面说的,“年”写得像“多”,所以被称为“多年儿”。本来这个意思很明确,不用加儿化音的,许是燕京的口音特点,就这么叫起来了。

“多年儿”鼻烟壶一度风靡,所以后世仿品很多。

另外一下子,自然是唐易认出了碧玉壶盖是康熙年间的老玉制。

同时,呼风又说唐易还没说完,这是因为“斗口”本身就是一种较劲,你不能只说出真假。

第178章 古法提油

如果只说出真假,随口一蒙,那就有一半儿的命中率,那还算什么“斗”?干脆叫“猜口”得了。所以,你得说出真品为什么真,假货假在什么地方!

唐易笑了笑,“你这鼻烟壶有点儿烫手,非要我说?”

呼风咬了咬牙:“请讲!”

唐易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康熙晚期青花,胎体偏重,釉面光泽含蓄深沉,你这件虽然胎偏轻了些,釉面偏亮了些,但是说出来你肯定不服,这细微的差异在烧制时确实也可能出现。”

“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这件是仿成化青花。成化青花用的是平等青的青料,淡雅。在这种情况下,晕散就很难掌控,一旦晕散大了,画片就会模糊难看。你这一件,想必仿制者怕的就是这个,所以收敛过度,晕散效果根本没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