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走进院子,唐易才发现这是一座面积不小的两层小楼,进村的时候,他就发现,村子里两层小楼很多,但是这种规模的不多,而且院子很大,光是院中搭建的一处简易房就得有一百多平方米。

简易房门窗大开,透过门窗可以看到,里面应该是烧制瓷器的车间。简易房一角,还堆放着二三十袋东西,不出意外应该是高岭土。简易房里还有几个铁架子,上面放着器型不同的瓷胚,有的已经绘上了花纹。旁边还有一台制釉机,正发出聒噪的轰鸣声,看来正在搅拌打釉。

而简易房里,还有一个大窑炉,还能看到天然气管道,说明这是天然气窑。这种天然气窑,是经过改良的,可以控制温度。同时,这个窑也能烧木头,旁边就堆放着的大量松木柴。

“皮伢子!”随着正房里传出的一个洪亮的声音,一个白发红脸膛的老人走了出来,手里把着一个精致却又老气的紫砂壶。

“鬼叔!山州来了几个朋友,想看看极品的东西。”皮修嘻嘻笑着上前。

鬼叔点了点头,直接用壶嘴喝了口茶,“很久没做东西了,最近阿童做了一些,要不要看看。”鬼叔的言下之意,虽然童哥做的东西,算不上极品,但是糊弄一般所谓的专家,足够了。

“这几位眼界不低。鬼叔,你不是还有一些陈货么?”皮修说着,递上了一根烟。

鬼叔摆了摆手,“那几样我留着自己玩的。你再去别家看看吧。”说罢,也不与唐易他们三个打招呼,竟然要转身回屋。

“鬼叔这把石瓢壶,造型流畅,包浆自然光亮,真是壶中君子,曼生十八式,名不虚传!”在鬼叔转身的刹那,唐易突然高声说道。

“嗯?”鬼叔突然回过头来,看了看唐易,“小伙子,你没上手,怎么就能断定这是曼生壶?”

第196章 梅瓶之疑

唐易微微一笑,并不说话。这时候,气场不能弱了,不然可牵不动这老鬼。

鬼叔回转身来,且不由向前走了两步,盯着唐易看了一会儿。

唐易这才笑着说道:“这把小品石瓢壶,砂质一流,是陈曼生和杨彭年合作的精品,陈曼生设计,杨彭年手制,再由陈曼生刻款。如果我猜得不错,壶盖内铭应该是‘彭年’二字,壶底款应该是‘阿曼陀室’。”

唐易说的陈曼生,就是清代颇有名气的篆刻家陈鸿寿,因为号曼生,所以常被人称为陈曼生。陈曼生其实并不是制壶名家,他不过是玩壶的官场文人,但是,他学识渊博,艺术修养极高,所以设计的紫砂壶名扬四海,尤其是曼生十八式,即便不玩紫砂的人,也有所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