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准备费时费力的唐易,很快就把笔毫拿下来了!
本来,唐易随手想转着试试,但是用力之后,微微感觉有些松动,随后唐易戴上手套用力转了几下,居然转动了!
原来,笔毫底部和竹制笔管之间,被做成了螺丝一样的机关。
拧下笔毫,唐易发现,笔管里卷着一张纸。
怪不得摇晃没有动静,塞进一卷纸,怎么会有动静?
不过,一张纸,怎么会浮现黑色宝光?唐易迫不及待地将这张纸拉了出来。
竟然是一封血书!怪不得是黑色宝光!
血迹干涸,已经变得殷红。唐易将纸拉开,纸幅有二十厘米宽,拉开后竟然有一米长,可见当时卷得极为细致。现在让唐易重新卷得那么细,估计是做不到了,血书很难再塞回去。
“崇祯十五年三月,困于松山半年矣。承德泣曰,其子舒可为质……”
崇祯十五年?唐易大吃一惊,这支笔是南唐末年到北宋初年所制,照这血书上的时间,却是明末,也就是说,这封血书最早也是明末塞进去的!
那老先生说是祖传的,但是并没有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祖传,只说清末举家从徽省迁至山海省。而且他说家里有两支诸葛笔,这一支和另一支,为何品相有明显差距?难道不是同时收纳的?
“这些都得问问。”唐易喃喃一声,便低头继续看这封血书。
“绝食数日,忽见范逆,忍吾咆哮,周言善语,及至貂裘加身,终不能自已……”
看到这里,唐易猛然叫了一声,“原来是他!那这血书定不是崇祯十五年写的,这是在回忆!”
“及后,恩礼有加,却施监窥,吾不出家门,但答问策……”
这段历史唐易很熟悉,心想,血书所写,看来和正史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