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出得店来,林娉婷已是八分饱了,所以在小吃的选择上也苛刻了一些,一般的就先不尝了。

走着走着,两人来到了一处店铺前,门楣上挂着一个大大的招牌:口口香茶汤。左右还有一副说不上工整对联:李鸿章没喝都说好,外地客喝了忘不了。

“茶汤是什么?”林娉婷问道。

唐易也没喝过茶汤,但是他上大学时却听班上的来自津门的同学说起过。这同学还特地给他讲了一个关于茶汤的典故,还真是和李鸿章有关。

“茶汤,又叫面茶,以糜子面、麻仁、麻酱、香油炒制而成,加白糖、芝麻,沸水冲食。喝起来那叫一个香。”唐易说着,嘴里的口水竟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

“进去尝尝!”林娉婷下了命令。

要了两碗茶汤,林娉婷先喝了一口,“又香又甜!”

“确实好喝!”唐易也喝了一口,“这津门的茶汤,还真有一个小故事呢,有家很出名的杨巴茶汤,还真和李鸿章有关。”

“嗯,赶紧讲讲!”林娉婷一边喝一边催促。

说清末津门有这么两个人,都姓杨,一个叫杨七,一个叫杨巴,不是哥俩,但搭在一起做茶汤生意。杨七手艺好,杨巴会说能张罗,这街头小吃渐渐闹出了名堂。因为两人都姓杨,所以一开始叫做杨家茶汤。

有一次,李鸿章来津门,地方官想起了用这道小吃来孝敬,不料茶汤端上去,李鸿章扫了一眼,居然怒气冲冲地就把汤碗扫到了地上。

大家都蒙了,这还没喝呢!咋回事?

杨巴却明白了,这是李鸿章看到茶汤表面浮动的碎芝麻粒,误以为是脏土。但是明白了,难题也就来了。明说?这不是说李鸿章孤陋寡闻么!不说?那就是承认是脏土了!

这杨巴脑子快,在李鸿章开口之前,就趴在地上来了几个响头,“小的不知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

“虽然我不爱吃,但不知者不怪,赏!”明白了其中原委的李鸿章顺坡下了,眼见杨巴这小子如此机灵,就手又赏了。

从此以后,“杨家茶汤”改名为“杨巴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