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他并不是很懂古玩,而且佛经这个东西,还和其他法器不一样,不仅在场面上展示的时间长,而且容易被人审视,所以不敢像买其他法器一样逛地摊,就来了琉璃厂的大店。
他以前在严美妮这里买过一些写有祝福类词句的卷轴,当作赠送之用,算是相识,也对严美妮的风情一直垂涎,所以这次又来了。
但是古代佛经又不是普通字画,哪能这么容易买到?严美妮的确有半张,但是已经被预定,老庞给她看了个手相,加上软磨硬泡,严美妮答应拿出来给他看看,但是也表明不能卖。
这还没看呢,文佳就来了。
老庞见严美妮又说了不能卖的事儿,立即笑道,“买卖不成仁义在,既然拿出来了,您总得让我看完吧?看一看又少不了。再说了,正好文大师和这位古玩圈的唐先生也来了,顺道指教指教,万一看出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严美妮瞪了老庞一眼,一手抓过纸卷,似乎要收起来的样子。也难怪,这“值得学习的地方”的意思,显然就是万一是件赝品呢?
唐易已经对这卷佛经起了兴趣,立即笑道,“从纸张来看,的确是唐代的粗麻纸。斜角露出几个字,唐楷中带着隶书的味道,也值得研究。”
严美妮一听,这抓着经卷的手不由一松,不由自主地看了唐易一眼。
这个姓唐的小伙儿看着年轻,道行可不浅哪!
严美妮本是西北长安人,因为父亲的熏陶,对字画有些研究,自己也能画一手漂亮的工笔。不过,对于经卷,还算不上高手。
这半张唐代经卷,是她从长安的一个亲戚手里收来的,她那个亲戚是个棒槌,祖上在清代当过官儿,家里留下的东西基本被卖光了,这佛经懂得人少,看着不怎么美观,又加上是半张,所以一直没卖出去。严美妮收来的价格并不贵。
在燕京,她找了好几个同行开店的高手看了,都说是真迹,而且是当年敦煌出来的。她这才放了心。按说同行相轻,一般人是不会多嘴真假的,但是严美妮风情万种,又玩得开,抛着媚眼拱着起腻,这几个人一时间没管住嘴,就说了。
唐易这么一说,如同给严美妮又吃了一颗定心丸,她笑了笑,“想不到唐先生不仅人长得帅,眼力也很帅。”
“就是,就是,打开看看!”老庞接口道。
这经卷拉开,真有三米左右,原长恐怕得五六米,只是到了中间就好似被人用剪刀剪开了,真真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