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页

说是建制,但终究有点儿水泊梁山的意思。

同时呢,朝廷灭不了他,也用了同样的招数——招安。招安这一招,对土匪啊,海盗啊,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郑芝龙受到明廷招安,受降当官。

但是仅仅过了十来年,清军就入关了,又过了两年,便打到了江南。已经被招安过了,郑芝龙也没有再造反,转而又投降了清廷。

郑芝龙投降了,但是他的儿子却和老爹不一样。他的儿子,收纳了老爹的旧部,继续顽强的在东南沿海抗清,甚至一度从海路奔袭,包围了江宁府(清江宁,明南京)。不过最终没成功,被清军击退了,后来,又退兵固守金厦两岛。

郑芝龙的这个儿子,名叫郑森,后来也叫郑福松,字明俨、大木。

郑森也好,郑福松也好,这些名字,远不如他后来的名字响亮。因为明亡之后,他继续抗清,被南明隆武帝赐了国姓:朱;赐了个名字:成功。

要根据这个,他应该叫朱成功的,但看看当时混乱的形势就明白了,他就叫郑成功。

后来,永历帝又封郑成功为延平王。所以,对于郑成功的称呼,还有两个耳熟能详的,就是“国姓爷”和“郑延平”。

老子降清,儿子在打清。清廷就利用郑芝龙招降郑成功,但是郑成功坚决不干。后来郑芝龙就被杀了。

郑芝龙别看两度被招降,但是他的能力还是很大的。17世纪初的时候,西方列强,比如西班牙,荷兰,在台岛一带猖獗得很,郑芝龙建立海军,在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周旋,还曾击败过西洋海上势力,还曾在台岛建制,这都很不简单。

荷兰红毛鬼子彻底占领台岛开始殖民统治,是在郑芝龙被招降之后。

后来,清朝政权日益稳固,郑成功想进攻大陆收复河山是不太可能了。但是,他却在顺治十八年,率军横渡海峡;第二年,终于击败了红毛鬼子,成功收复台岛。从此之后,开起了郑氏在台岛的统治。

郑成功,民族英雄!虽然,他是一个混血儿。而且他还是在倭国出生的。

他的父亲郑芝龙自然是华夏人,作为一个海上牛逼势力的老大,多娶几个老婆是很正常的。只算正规的,郑芝龙一共娶了五个老婆,其中第二个,田川氏,是倭国人。

郑芝龙当时在倭国,影响力很大,当时倭国平户的藩主,还送宅子给他住。田川氏就在平户给郑芝龙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郑成功。直到六岁之前,郑成功一直是住在倭国的。

虽然如此,但郑成功的父亲是华夏人,他也姓郑,台岛当时作为对抗清廷的汉人割据政权,是很重要的事实。郑成功死后,台岛多有建祠祭祀,这也是一个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