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会意,先把顺治青花云龙纹筒瓶的情况说了说。刁钦三一听,合着是不小的一个漏儿!顺治官窑存世极少,虽然无款儿,但是一旦认定,市价是很高的。
不过,越是这样,他越是疑惑唐易干嘛还要搭这么个盘子,八千八直接买了,不也是一样么?这盘子要不想蒙人骗钱,实在没多大用处。但是他虽然和唐易认识时间不长,却断定唐易不是这样的主儿。刁钦三没直接问,而是看了看文佳。
“你肯定不会想拿着这盘子蒙人啊?”文佳直接问道。
“蒙什么人?这盘子也是件老东西。这是光绪仿康熙,不算精品,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古玩,现在晚清的官窑也不好找了,这东西工艺虽不算很好,但出手也能赚一笔。”唐易解释道。
“什么,光绪官窑?现代高仿精品也比这个强啊!你看看这人物,哪是在打仗?这是公子哥在舞扎着骂街呢!”刁钦三终于忍不住了。
“对喽!就是不如现代高仿精品!但再不如,也是一百多年的老东西,不是一百多天的烫手东西。”唐易笑道。
这个光绪仿康熙,在瓷器上很多见。
晚清到民国,华夏也是出现了一股仿古的热潮。从瓷器上来看,康熙刀马人物瓷器,是一个典型代表。
为什么?因为西方人喜欢!晚清西方列强侵入华夏,拿走了不计其数的瓷器,他们喜欢的康熙刀马人物瓷器,这时候有点儿“供不应求”了。
即便是晚清,找康熙朝的瓷器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干脆,瓷都开始大量仿制。同治和光绪两朝仿制的特别多,甚至包括康熙朝没有过的刀马人物瓷器形制,都一并做了,同样落上“大清康熙年制”的款儿。
这些东西,蒙了不少西方人。他们来,也不都是抢,很多东西还是要出钱买的。在当时那种信息环境下,他们对瓷器能懂多少?不能说没有行家,但是绝大部分是跟着感觉走,很容易就被蒙了。
说实话,晚清的高仿瓷器,在“出口创汇”方面,还是赚了不少的。
这件光绪仿康熙的刀马人物盘子,为什么感觉做得还不如有些高水准的现代精仿呢?因为那时候没有照相机没有电脑啊!要想做仿品,那得弄个真的来比着做!弄不到真品怎么办?就得凭着以前见过真品的记忆来!
哪有那么多真品让你比着做?而且,那么多器型和画片,哪能全记得住?所以,胎釉可能只是略差,但是画片的人物形象、构图布局经常出现偏差和问题。
现在呢?资料太全了,图片,录像,数据,各种高科技手段,所以现在有的高仿比晚清的高仿水平高,那也很正常!
当然,这里说的是现代高仿有一些比当时的仿品水平高,不是说所有的现代高仿都比当时的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