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可以试一试!”虽然朱海峰有些痴狂,不过他身上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已经在刚才的言谈中显露出来,再加上对湘南特钢厂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能力也符合新式炮钢的研制和生产所需的要求,所以卢嘉栋才最终同意将新式炮钢的研制放到湘南特钢厂。
卢嘉栋这句话声音不大,但在场的人却听得真真切切,尤其是坐在卢嘉栋对面的郭志鹏,可谓是一字不落的听到耳朵里,融化在心田,从而也使得悬在心中许久的大石头在这一刻落了地,脸上更是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紧接着不由得拍着胸脯向卢嘉栋和王传琛保证:
“请王首长和卢总师放心,我们湘南特钢厂保证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不了,就跟朱总工艺师说的一样,也把我郭志鹏一起扔进炉子里炼喽!”
“我们相信湘南特钢厂能够担得起这份责任!”卢嘉栋点了点头,而后带着淡然的微笑接着说道:
“至于电渣重熔炉,因为是重要的生产制造装备,所以需要向国防科工委和总参装备部报备和审批才可以调拨到你们湘南厂,所以在时间上可能不会太快,但我们会尽量争取!”
卢嘉栋话音刚落,郭志鹏便毫不犹豫的回应道:“这个我明白,如果需要我们湘南厂做的卢总师就尽管说,我们湘南厂绝对全力以赴!”
就这样卢嘉栋等人和湘南特钢厂又商讨了一些研制当中的细节和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的沟通方式后,便在郭志鹏的带领下参观了湘南特钢厂的厂荣誉室和两处特钢生产车间,尤其是在第一特钢生产车间的工艺制备室中,当众人隔着窗子看到朱海峰近乎忘我的研制身影时,所有人心中在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切身的感受到朱海峰这“钢痴”的名号果然是名不虚传!
很快卢嘉栋等人便结束了湘南特钢厂的考察,不过卢嘉栋等人并没有立刻返回位于桂溪三林的万山厂,而是前往其他相关联合的厂家进行指导和考察,位于滇南省的滇南特种车辆厂,这里是新式火炮辅助动力系统的联合研制生产单位。
和湘南特钢厂一样,滇南特种车辆厂对卢嘉栋和王传琛一行人,也是异常重视,厂长蔡晨伟带着整个滇南特种车辆厂的领导班子在厂区大门口迎接卢嘉栋等一行人的到来,当然卢嘉栋更关心的则是火炮辅助动力系统的研制情况。
因为在52倍口径155火炮的设计当中,辅助动力系统可赋予火炮一定的自我行走能力,可快速转移战场,提高生存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在汽车牵引过程中实现车-炮串联驱动,提高机动性;最后可依靠辅助动力系统上的发动机驱动火炮半自动填装系统,从而提高火炮射速和火力打击密度!
当然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新式火炮的辅助动力系统并没有像炮钢那样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而是沿用很多现有的成熟技术,比如在发动机方面,就应用了国内比较成熟的柴油机而不是技术较为先进但可靠性比较低的汽油机,在传动方面也大量借鉴当时较成熟的解放卡车的传动机构,正是依靠成熟的技术,滇南特种车辆厂在传动系统方面的研制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拿厂长蔡晨伟的话说:
“造一个750千瓦发动机的车,滇南特种车辆厂估计很困难,但研制一款保证基本机动性的75千瓦动力的辅助动力车辆,滇南厂还是不在话下的!”
其实并不止滇南特种车辆厂,负责52倍口径155火炮配套弹药研制的桂南精密机械制造厂进展也很顺利,由于杨立民在离开万山厂之前,已经将卢嘉栋提出的枣核型榴弹的空气动力学计算完成。
并据此将卢嘉栋的初始方案进行了完善,并加装了用于飞行控制和稳定的定心片装置,所以以胡庆华为首的弹药研制小组在桂南厂的配合下,研制进度推进得很快。
不仅如此桂南厂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储备、优秀而又熟练的工人队伍在大量高精密机床的支持下,很快便将枣核型榴弹核心部件也是最难加工的弹体定心片的制造工艺攻克,使得拦在新式52倍口径155榴弹炮配套弹药生产制造上的最后一道拦阻墙被打破,也使得真个配套弹药分系统,先于整个炮火项目进入检验性实际测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