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虽然是名著,可在中学生中间,几乎没有几个人读,每当薛峰掏出已经卷边儿的书,翻看的时候,也有好奇的同学抢过去翻看,基本上看不了两页就丢回来,薛峰也不以为意,常常是一声“嘁”或一个冷漠的眼神回敬,在他所有的书的内页,他都有个自己起的名字:鸿鹄。
他想像鸿鹄一样在天空中翱翔,他鄙视燕雀的胸无大志,他欣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崇敬古人的发愤有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写出《说难》、《孤愤》,太多太多的故事,他百读不倦。
高考后的几天里,他像一头孤独的野兽,他天马行空在书海,他整夜不睡折磨自己,直到他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是一首小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