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急于破城不假,但张鲁,又何尝不是心急如焚?”法正将四人的反应收入眼底,开口道:“张绣叔侄出征在外,如今依然被张任阻于广汉。而大军出征时,就带走了汉中不少粮草,即便尚有剩余,也不会富余。”
“而张鲁欲以治下教众坚守城池,试问十万人一日消耗多少粮草?依正所见,张鲁此时已是外强中干,若无变动,城内必起异心。”
张飞听罢,咧嘴不满道:“既如此,军师何苦让老张今日卖力攻城,守在城外不就够了!”
张飞的活宝样,再次惹来众人齐笑,笑过后,法正摇头道:“非也,若无今日苦战,如何能让张鲁主动出招?若无意外,当在三日之内了!”
法正的话,犹如一枚定心针,让张飞四人心绪大定,原本还在苦恼如何破城,如何减少伤亡,现在已经不担忧了。这便是军师谋主之效,也是柔弱文人,能在乱世中闯出一番名堂的倚仗。要知道,乱世最为重要的,还是兵马,与领兵作战的将军。
法正虽然年轻,但也是当世少有的智者,他的策略或许还不如郭嘉、贾诩那般洞穿人心,但根据事实作出推演而来的结果,却是不会偏差的。
南郑城内,张鲁的确在为眼下战事发愁,探马来报,今夜城外敌营依旧防守甚严,营寨四周都是巡哨兵士,火杖,篝火,将整个营寨都照的通亮。
这消息对于张鲁而言,喜忧参半,喜得是城外兵马规规矩矩的守夜,并无任何诡计。忧的是若是敌营依旧如此防范下去,他的计划如何执行?若是夜晚硬攻,未必能够成事,张鲁还是知道自己治下教众,战力低下的缺陷。
思来想去,只能再留意几日,若是实在无机可乘,那就只有选择夜袭强攻了。张鲁带着此等念想,逐渐酣睡,却不知自己的所有打算都在法正的意料之中。
第二日攻城,赵云、张颌果断执行着法正的军令,一出现伤亡,就将攻城将士调回换阵,不停的攻城,却又不停的变换前阵。看上去城门处打的十分热闹,不可开交,实际上真正交手的兵卒,连前一日的十一都不到,仅是表面好看罢了。
毋极众将的打算城内的守将并不清楚,如杜濩等人,还自以为是城外兵马怕了自己,不敢全力攻城了。一个个的又开始得意起来,就连呼喝声也比往日高了几分。
面对城外将士的无力进攻,便是张鲁也摸不着头绪,而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士都被派去攻打成都了,就连唯一的智谋之士阎圃,也同样不在城内。在城中的,如杨松兄弟,却是十句话有九句是奉承,根本无法帮助张鲁,去剖析眼下战局。
如此两日过去,张鲁终于无法淡定下去了,因为城中的粮食几乎被消耗干净,就连百姓的存粮都被他给借口充公。但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在十几二十万人面前,便是汉中一年产粮,也未必能支撑多久。
粮食没了,城内隐患就会随之而来,张鲁自己便是玩蛊惑的高手,如何不清楚这点。当下不再等待,将自己帐下亲信中还有些带领能力的张卫、杨昂两人招来,耳语一番,嘱咐两人于夜晚子时领兵出城,偷袭城外敌营。
张卫、杨昂领命而去,带着足足两万人,分两路意图从前后分别袭取敌营。这想法倒是不错,至少两万人分开后,声势小了许多,行军速度也快了不少。
张卫负责偷袭前营,当他带着一干教众来到营外时,远远的就能看到缓慢走动的巡视兵卒。不过因为天色较弱,而到了下半夜,营寨内篝火已熄,却是看得不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