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现代建设与选妃

地窖里的朱元璋 玩蛇怪 2313 字 10小时前

并不是大家努力发展经济你追我赶,而是比的是哪个国家经济降速慢。

比如今年我只是-0.3%,你却-1%,我比你少0.7%的负增长,经济排名反而就比你高。

这在以往的时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现在却如此魔幻,可见国际社会的变化已经到了非常紧张的地步。

虽然我国一直处于增长阶段,但速度也慢了许多。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只要身处于世界工业链体系当中,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

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到2032年的时候,什么世界工业皇冠明珠,都已经变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就连以往最麻烦的芯片产业也已经迎头赶上,已经达到了2纳米级别,仅仅只比国际最先进的1纳米差了一丝,很快就能并驾齐驱,将最后一颗工业明珠摘下。

可国际大环境越来越差,工业再好商品卖不出去也没办法。

如今有了新兴市场和整个世界的资源,那么国家就能够继续安稳发展,工业品将迅速销售出去,自然就不存在经济下滑的问题。

在这种利好下,别的国家都依旧保持经济下行,唯有我国逆势增长,就拥有充足的战略定力与底气,管你外面打得满天飞都不关我的事情,我国稳坐钓鱼台,坐收渔翁之利。

因此石碑的出现无异于让国家处于不败之地,而他们作为第一批派往大明参与建设的人员,也将得到优厚的待遇,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欣喜不已。

当下,接下来的两个月,科学院正式开始展开对石碑的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他们并不是在朱云峰家的地窖里,而是跑到了永乐、洪熙、宣德等朝的地宫当中,对那边的石碑展开系统性的分析。

老朱亲自前往这些朝代,吩咐那边的皇帝给予科学家们一个安稳的科研环境,又重新改造和扩大地宫,搬来大量科学仪器,派遣建筑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建造了一些研究室。

目前的当务之急其实并不是研究空间迁跃技术和平行宇宙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研究如何扩大石碑能源储存,以及如何增大物体空间的传输量。

毕竟还是那个问题。

石碑的极限数据是每次只能传送十吨左右,且传输的东西越多越大,能量消耗速度越快。

一个月下来就那么点量,还不够我国工业产量塞牙缝。

如果能够扩大百倍千倍,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就能够真正满足工业需求。

对于这一点科学家们倒是好解决。

因为他们发现石碑既然能够外接电源,就意味着完全可以外接储能。

他们直接把朱云峰家的庄园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核能储备站,以一个安全的方式传导在石碑上,就有源源不断的能源提供穿越所需要的耗能。

不过传输上限依旧存在。

为此科学家们研究了一个多月,其中一支在宣德朝的团队经过摸索,对石碑内提取的物质进行粒子碰撞,产生了一些科研成果,成功地提高了石碑的运输上限。

之后朱云峰家的地窖里又被搬来了许多大型科学仪器,经过改造,石碑的运输果然大幅度提升,由原来的十吨左右,暴涨了十多倍。

这让朱云峰庆幸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相比于个人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以前束手无策的石碑能源和运输上限的问题就被解决。

等到这两个核心问题被解决之后,科研团队才开始正式对空间技术展开分析和探索。

但那是科学家们的事情了。

现在石碑的能源和运输上限提高,就可以大规模正式开始发掘。

这段时间国家已经在不断地运输人才、机器过来,等到洪武二十年五月份的时候,大明这边的现代人就已经多达四五万之多。

几乎都是高技术人才,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各行各业双一流大学的硕士以上,博士、副教授、教授之类也是比比皆是。

他们开始对大明进行全面评估,以现代为蓝图,展开技术探索。

甚至因为有现代作为参考,摸着现代过河,很多以前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也能避免,给大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不过这一切短时间内跟朱云峰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因为云峰集团虽然也正式开始入驻,并且接手了朱云峰自己在大明的产业,也就是最早建设的典农卫,开始涉及大明的农业与建筑领域。

但这些事情都由季赫和邹婷负责,他本人现在则正被另外一件事绊住——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