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晚舟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若是爹公务繁忙,咱们就带着年货去南阳府团圆。”
她掰着手指数起来:“得准备些腊肉、香肠,还有大哥做的那些炸丸子......”
宋芫笑着打断她:“急什么,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呢。”
俗话说,“过了腊八便是年”。
年关将至,事情愈发的繁杂起来。
除了盘点作坊铺子的货物存量、清算账务,还要给伙计们准备年礼。
今年又多了两个作坊,一个酱料坊,一个纺织作坊,伙计人数加起来足足有上百人,光是采买年礼就让宋芫头疼不已。
而且管事们的年礼,以及老伙计、新伙计的年礼都要区分开来。
管事的按往年的惯例,每人赏两匹上等布料、十两纹银,再加上十斤肉,鸡鸭鱼等各五只/条,以及糕点、干货、美酒两坛。
老伙计们则是二两银子、一身新棉衣和五斤肉、一只鸡,糕点、干货等等。
新伙计们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也不能亏待,每人一两银子,两斤肉和一只腊鸭。
每到年关时,宋芫都会提前半个月准备年礼,光靠冰箱里每日刷新的那十斤肉早已不够发年礼了,得再宰几只猪。
一只用来给伙计们分肉,剩下的自家吃。
留两头做成腊肉,不管是自家吃还是送人都方便。
宋芫事情多,已经很久不再自己动手做腊肉,而是将方子写下交给厨房,让师傅按照方子制作。
庄子的仆人加起来也有几十号人,全靠郑管家帮忙管理,给仆人的年礼也不能少。
尤其给郑管家的年礼,宋芫直接包了一百两银票的红封,再加上两匹珍贵的蜀锦、一盒极品龙井茶叶。
管家这些年为庄子操持,劳苦功高,年礼自然不能薄待。
这些年,宋芫早已把郑管家当成自家人看待,有什么吃的用的都不会少了他一份。
对于其他仆人,宋芫也没有亏待。
每人都能拿到二两银子的红包,还有两匹厚实的棉布,足够做一身暖和的冬衣。
此外,再加上五斤自家腌制的腊肉,以及一些糕点糖果,让他们也能欢欢喜喜地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