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芫并未把县令这次提到的惠王政令太当回事。
毕竟,他名下已有八九间铺子、三个作坊、一万多亩田地,还有小石榴托付他打理的一百万亩良田。
光是日常经营与打理就有够他忙的了。
宋芫可不想再给自己找事干。
可谁想到,他不找事,事就找上他了。
这不,没过几日,范县令再次请他到县衙议事。
这大热天的谁想要出门啊。
但又不好驳了人家范县令的面子,宋芫只好顶着炎炎烈日前往县衙。
“宋公子,实在对不住,大热天还把你请来。”范县令见到宋芫,满脸歉意,亲自上前迎接。
范县令态度可以说是十分之诚恳。
毕竟宋芫亲爹可是南阳府指挥佥事,于情于理,范县令都得对宋芫客气几分。
再者,王爷对宋芫颇为看重,从将一百万亩良田交给他打理便能看出一二。
这层关系,范县令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不敢怠慢宋芫。
待两人落座后,宋芫客气道:“大人言重了,您相邀,我自当前来。不知今日所为何事?”
范县令捋了捋胡须,笑容和煦:“宋公子,实不相瞒,今日请你来,是想请你带头响应殿下的新政。”
果然,就知道喊他来没好事。
宋芫默默吐槽,面上故作惶恐:“大人,这...在下不过是做点小本生意,能力有限,如何当得起这‘带头’二字?”
范县令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宋公子过谦了。在本县看来,整个云山县,就数宋公子最有实力和威望来牵头此事。”
说着,范县令从案几上取出一卷图纸,在宋芫面前徐徐展开:“这是县里规划的工坊区,就在城西那片荒地。殿下特意嘱咐,要给你留最好的位置。”
宋芫定睛一看,图纸上标注的位置确实极佳,临近水源又靠近官道,交通便利。
“殿下说了,”范县令神色郑重,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秋收在即,那么多粮食需要加工储存。”
“若是宋公子愿意建几个工坊,一来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二来也能带动县里百姓就业。”
宋芫心中一动。
他确实在为秋收后的粮食加工发愁。
那一百万亩良田的收成,光靠现有的小作坊根本处理不过来。
哪怕只有一半收成为他所有,那也是五十万亩的粮食产量,确实需要更大的加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