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忙忙忙

毕竟红薯和土豆不能储存很长时间,得加工成易于保存的制品,像红薯干、土豆粉之类。

红薯干红薯粉不仅耐储存,还能卖个好价钱。

而土豆除了做成常见的粉条,还能磨成更精细的粉面,用于制作糕点、面食等。

范县令见他犹豫,又加了一把火:“殿下还说了,若是宋公子愿意,工坊所需工匠,县里可以帮忙招募。至于赋税优惠,更是按照最高标准来。”

这条件确实足够诱人,若还犹犹豫豫,反倒显得有些瞻前顾后了。

想到这儿,宋芫便爽快点头:“既然如此,在下愿意一试。”

范县令大喜,当即命人取来早已准备好的契约文书。

“宋公子果然爽快!这是工坊用地契约,只要签字画押,这块地就是你的了。”

宋芫仔细审阅后,发现条件确实优厚——

不仅免除三年赋税,还允许他优先挑选工匠,甚至连工坊建造所需的木材石料,县里都以成本价供应。

确认无误后签下名字。

范县令收起契约,笑容满面:“宋公子打算建什么工坊?”

“土豆粉和红薯粉加工坊。”宋芫早有打算,“另外,我还想建几座大粮仓,专门储存粮食。”

范县令虽然不知土豆粉红薯粉是什么东西,但听宋芫说得头头是道,便放下心来。

毕竟目前土豆红薯还只在府城试种,并未推广到云山县。

等到林知府那边传来试种成功的消息,想必明年就能在全县铺开种植。

当然,由官府带头推广,比宋芫个人的力量要强大得多。

否则就是等到猴年马月,红薯和土豆也难以在广安府大面积普及。

历史上就是如此。

收起文书,宋芫怅然不已,接下来他可有的忙了。

正如宋芫所料,接下来的日子,他忙得脚不沾地。

先是选址、丈量土地,接着招募工匠、购置材料,还要设计工坊的布局。

好在范县令说到做到,派了县衙的师爷全程协助,省去了不少麻烦。

七月中旬,工坊正式动工。

宋芫站在城西的高坡上,望着下方热火朝天的工地,内心既期待又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