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在一家客栈前停下,赵商人吩咐伙计安顿好货物,再看天色已到午时。
总归不好饿着肚子上门谈生意,赵商人便带着两个随从来到城中最大的酒楼——翔丰楼。
在店伙计的推荐下,点了几样当地特色小菜。
铁牛端上一盘色泽金黄的油炸豆腐,香气扑鼻:“客官尝尝,这是我们云山县最有名的五香豆腐,外酥里嫩,配上特制的酱料,保管您吃了还想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商人夹了一块送入口中,果然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咸香中带着微微的甜辣,滋味甚妙。
他不由点头称赞:“确实不错。”
铁牛见他满意,又热情介绍道:“客官是第一次来云山吧?那您一定要尝尝咱们这儿的特色果茶,喏——”
说着,他指向对面排着长队的铺子。
“就对面那家‘悦茶’,是咱们县里最火的饮品铺子。这时令喝山楂乌梅茶最是开胃,酸酸甜甜还消食。”铁牛笑嘿嘿道,“昨儿个我打烊前买了一杯,喝完连晚饭都多扒了两碗饭!”
“还有旁边那家‘喜洋洋’,是专卖零嘴的,有薯片、辣条、泡椒笋尖、都是工坊做出来的,味道好得很!”
赵商人顺着铁牛手指的方向望去,对面铺子门前人头攒动,队伍排得老长,不禁好奇道:“这果茶竟如此受欢迎?”
铁牛笑道:“可不是嘛!这果茶是宋东家的独门配方,酸甜可口,夏日解暑,冬日暖身,一年四季都卖得好。您要是想尝尝,小的这就去给您买一杯来?”
赵商人摆摆手:“不必麻烦,待会儿我自己去看看。”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暗中观察街上的景象。
酒楼里客人进进出出,谈生意的、叙旧的、家宴的,热闹非凡。
最让他惊讶的是,不少衣着体面的妇人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点菜谈笑,举止大方,丝毫不似他印象中偏远小县女子那般拘谨。
正思量间,邻桌几个普通百姓打扮的男子高声谈论着:“听说了吗?前几日王家村的王老三,靠着给工坊送柴火,赚了一笔大钱,现在都盖起新房子了!”
“那可不,如今这工坊一开,咱们云山县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我家那小子,在工坊里做工,一个月赚的钱比以前半年都多。”
“这还得多亏了宋东家,要不是他,咱这小县城哪能有今天这番热闹景象。”
“是啊,现在云山县的名声都传到周边州县去了,好多人都想来咱们这儿做生意呢。”
赵商人听在耳中,心里暗暗吃惊。
没想到这宋东家,竟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一县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