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接管军权

此人正是赵广陵生死之交熊天禄,潭州浏阳人士,生性直率,口无遮拦,因其天生赤须被称为“火鬃熊”,擅使一柄六十斤宣花斧,身高七尺,孔武有力,左耳缺失,乃是当年与金兵交战时,为救赵广陵被金贼削去,腰间常备着一袋浏阳麻饼,自称为“续命饼”,一日不食,浑身不自在。

“放肆!你这头毛熊!你当枢密院的火漆印是画着玩的?”赵广陵一掌甩在熊天禄脑门上,“摸摸你的脑袋还在不在!”

“大哥!这密令分明是冲着周县丞来的,这些年若非县丞大人鼎力相助,我等都要喝西北……”说罢,熊天禄从口袋里取出麻饼撕咬了起来。

赵广陵长叹一声,将密令收入囊中:“但愿这位状元知县,别赶尽杀绝。”

熊天禄鼓囊着腮帮,举起手上六十斤宣花斧道:“哼!状元又如何!我老熊第一个不服!大哥!我们不能……”

未等大胡子说完,赵广陵当即打断了他的话,他紧紧握着手中圣旨,心中五味杂陈,“住嘴!再敢胡言!休怪我翻脸不认人!”赵广陵厉声斥责道,随即取出令箭道:“传我号令,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你即刻点齐三百人,随我进城,去会一会这位状元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熊天禄一脸不情愿,但赵广陵的话他不敢不听,随手行了一个礼道:“喏!”

仕林很快也收到了太子密令,仕林诚惶诚恐,竟没想到这密令来的比河堤款还要快。

“有了这道密令,我就不惧他周文远了!我这就去找他们查一查历年的亏空!”仕林紧紧握着密令,心中已在盘算如何对付周文远等人。

玲儿见状便已猜出,如此神速,定是太子认出了自己的笔迹,有了太子加持,此事便已成功了一半。

她缓步上前,拉着仕林的衣袖道:“仕林哥哥稍安勿躁,不必急于一时,历阳驻军的都统,想必已在来的路上了。”

仕林闻言,这才冷静了下来:“对!但怕就怕周文远不仅勾结了金人,还早已渗透了驻军。”

玲儿忽而发笑:“不会的,就算他周文远有通天的本领,但军令如山,驻军不敢不遵。”玲儿不慌不忙,翻开仕林手中密令,“仕林哥哥你看,上面有枢密院的火漆印,除非那位都统不顾妻儿老小,身家性命,执意造反,否则他只有唯命是从。”

仕林忽感后背发凉,经过这几日和玲儿的相处,仕林愈发觉得玲儿深不可测,她不仅认得枢密院的火漆印,还能从版籍中的断章残句里寻出周文远等人的蛛丝马迹,对朝廷律法、军政要务更是熟稔于心,甚至连自己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愈发觉得眼前这位同乡不像寻常闺阁女子,反倒更像是一位宦海沉浮数十载的官吏,亦或是当朝宰执的幕僚。

仕林缓缓转身,直勾勾看着玲儿:“玲儿,你怎么懂得火漆印?你真的是……茶商之女吗?这些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典籍,你为何会如此熟悉?”

玲儿闻言,一时垭口,眼神忽闪,她轻轻拨弄着眉间碎发,小声道:“仕林哥哥这是何意?可是信不过玲儿……”

玲儿背过身,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纤纤玉手不自觉地拉扯的衣角:“我们家历代经商,自是免不了和官场打交道,这些不过都是听爹爹那些朝中旧友说起的,玲儿自小耳濡目染,自是学到些皮毛……”

“原来如此,经商之道我也不懂,想不到也是这般无奈。”仕林走到玲儿身边,手轻轻搭在玲儿肩头,“待日后我们回到杭州城,寻到你爹娘,定会报今日之恩。”

眼下形势严峻,要说仕林不想深究,倒不如说仕林不愿深究,自玲儿出现,自己不仅能与其诉说乡音,一解思乡之情,更是帮助自己探明前路,有玲儿相助,自己如虎添翼,信心倍增。

“仕林哥哥!”玲儿忽而起身,“玲儿不求回报,只要仕林哥哥能信玲儿,玲儿就心满意足了。”

“哈哈哈~是我多疑了,哥哥向你赔罪。”说罢,仕林向着玲儿深鞠一躬,“得你这位女诸葛相助,真是我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