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惹上了像林家的那样的人家,烦心的就只有三婶儿了。”
六姑娘好心提醒了三太太一句。
三太太顿时觉得六姑娘说的有道理,“那怎么办?总不能,一直拖着不给她办了吧?”
这样,不是更让人笑话?
六姑娘:“我已经让人去找合适的公子了,这几日就会有结果。这几日,让芳姐儿先跟着三婶儿,准备出嫁用到的东西。等定下来了,怕是没什么时间了。”
“你说的对。”
“是该准备准备了。”
三太太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芳姐儿听到三太太这么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三太太在六姑娘这里坐了会儿,和六姑娘说了会儿话,便带着芳姐儿回去了。
翌日一早。
芙蓉院。
“姑娘,府上新来的一批瓷器,您要怎么安排?”
刘大春躬身而立:
“还有,英国公府的老太太过世了。咱们府上是不是还是按照之前的规矩,送些银钱过去。”
六姑娘翻了一页账本,“先去把书房、花厅中的瓷器换成新的,再就是把茶具也换成新的。其余的,慢慢换成新的。”
刘大春应了一声:“是。”
六姑娘:“关于英国公府的丧事,就按照之前母亲留下来的规矩办。”
刘大春应了一声:“是。”
六姑娘翻到了账本的最后一页,看着厨房的账目上,偶然多出的银两,皱了下眉:“这几日,厨房的支出比较大。”
刘大春回道:“说是二太太这几日口渴,厨房那边给做了解腻的汤水。三太太身体不舒服,也多了许多清火的吃食。”
六姑娘点点头,似乎是同意了刘大春的解释,“好。”
又和刘大春说了几句,刚好此时小三子就进来回话:“姑娘。”
六姑娘喝了口茶,“如何了?”
小三子将他整理好的小册子,递到了六姑娘的面前:“都在这里。”
站在六姑娘身侧玉奴忙上前,将小三子手里的册子,接了过来,递到了六姑娘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