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姑娘接了过来,细细地翻阅着。
小三子做的这种册子,类似于六姑娘之前看过的那种相看的小册子。上面除了画像,还写上了这个人的出身、年岁和性格。与六姑娘之前看到的那种不同,这上面还记录了一些那些人的兴趣爱好。有的,甚至是还写上了本人父母的生平。
记录的十分详细,可见其用心。
六姑娘瞧着这上面记录的人,年岁都差不多大,便猜想着:“是书院或者是京郊附近的学子?”
小三子点头:“是。”
六姑娘将这个小册子从头翻到尾,“这上面记载着的内容,是你核实过的?”
小三子:“是。”
六姑娘:“你看好哪家公子?”
小三子抬头,飞快地看了一眼六姑娘。见六姑娘神色没什么变化,目光温和,才敢把心里的想法和六姑娘说:“小的觉得,那位韩公子,还算是可以。”
“哦?”
六姑娘像是被他说的话,勾起了几分兴趣,
“你从哪里看出来这个人比较好?”
六姑娘将手中的那本小册子,翻到了小三子所说的那位韩姓公子那页。
画像上的韩公子,丰神俊逸,一表人才。又在私塾念书,去岁参加了考试。名次不错,是个案首。若是今年参加考试,应该能是个进士。
这位韩公子,是挺有前途。
父母也是高门大户的旁支,这样的家世,也配得上芳姐儿。
小三子:“小的觉得,这位公子很踏实。”
六姑娘:“踏实?你是从哪儿看得出他踏实?”
小三子:“小的只是觉得,像韩公子这般,考试考的如此出色,还能保持平常心。几乎很少出门参加宴会,也很少与一些朋友往来。日日在家耕作,读书,侍奉父母。这样的公子,少见。”
六姑娘合上了手上的小册子,将她放在一旁,“你说的都对。”
其余的话,却是不肯再说。
小三子迷茫地看了眼六姑娘,不明白六姑娘此时是什么意思。
“刘管家。”六姑娘唤了一声。
刘大春上前一步,“是。”
六姑娘:“你去看看各大世家的旁支公子中,未婚适龄的公子。”
刘大春应了一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