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栽培方式分:有盆栽菊、地栽菊、切花菊和造型菊等。
3.按头状花序里的小花花瓣形态分:分为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和畸瓣类五类。
4.按花期分:有春菊、夏菊、秋菊和冬菊(又称寒菊)。
主要价值
1.观赏价值: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用于盆栽、花坛、花境布置,或作为切花材料。
2.食用价值:部分菊花品种可供饮用,称为茶菊,如杭菊、贡菊、滁菊等,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等功效;味甘甜的菊苗及部分品种的花瓣,可作蔬菜,如菊花粥、菊花糕、菊花菜等。
3.药用价值: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抗菌、抗肿瘤等功能,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病症,但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植物文化
1.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常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
2.习俗:有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菊花酒古称长寿酒,在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在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被誉为有延年益寿之功。
3.市花:北京市等一些城市将菊花选为市花。
4.花语:不同颜色的菊花有不同的花语,如黄色菊花代表淡淡的爱,白色菊花代表哀悼、真实坦诚,红色菊花代表热情、活力等。
5.邮票:菊花曾多次被印在邮票上,成为文化交流和艺术欣赏的重要题材。
6.诗词: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咏菊的诗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
7.国画:菊花也是国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画家们通过笔墨描绘出菊花的形态和神韵,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菊花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土壤选择:菊花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宜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粘地和低洼地、盐碱地不宜种植,忌连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整地施肥:种植前需深翻土壤,施足基肥,一般亩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于耕地前施入田中,用旋耕机旋耕2次,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整地作畦,采用深沟高畦,畦面一般采用南北向,畦高20厘米,苗床为梯形,上底宽100厘米,下底宽110厘米,苗床间作业道宽40~50厘米,畦面要求平整。
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11月收摘菊花后,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翌年3-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菊花幼苗长至15厘米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栽时株行距为40厘米,挖穴,每穴栽苗1-2株,栽后盖上压实,浇定根水,一般一亩老苗可栽15亩左右的生产田。
2.扦插繁殖:4-5月份或6-8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枝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厘米,株距6-7厘米,压实浇水,约20天左右即可发根,每隔一个月后追施一次人畜粪水,苗高20厘米时可出圃移栽。
移栽定植
分株苗于4-5月、扦插苗于5-6月移栽,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厘米挖穴,穴深6厘米,然后带上挖取幼苗,扦插苗每穴栽1株,分株苗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