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发酵密码

重生1983年 卓西度 1123 字 1个月前

"现在怎么办?"韦国强焦虑地问,"我们的技术优势没了。"

卓西度却笑了:"不,他们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什么意思?"

"他们证明了——菌种可以复制,但环境不能。"卓西度敲了敲实验台,"我们真正的核心优势,不是菌种本身,而是黄叔那套养酸水的经验。现在,我们要用科学,把这种经验变成数据。"

接下来的一个月,实验室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采集中心。

黄炳坤的每一个动作都被记录——他什么时候搅拌酸水?陶瓮的摆放角度?甚至他用手摸瓮壁的温度感知习惯,都被转化成数据输入电脑。

最终,陈立川团队建立了一个"智能发酵系统"——

- **环境模拟罐**:精确控制温度、湿度、PH值,甚至模拟陶瓮的微透气性。

- **菌群活性监测**:实时检测乳酸菌代谢状态,自动调整营养供给。

- **黄炳坤经验算法**:把老师傅的"感觉"变成可执行的参数。

当第一批"数字酸水"培养成功时,黄炳坤被请来盲测。

老人舀了一勺,眯着眼品了品,突然沉默。

"……像,但还差一点。"他最终说。

"差在哪?"韦国强急切地问。

黄炳坤指了指胸口:"差在这儿。酸水得有人气养着,你们那铁罐子,再精确也是死的。"